-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拟消结散淤汤治疗多发性脂肪瘤60例临床观察
自拟消结散淤汤治疗多发性脂肪瘤60例临床观察多发性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几乎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笔者用中药“消结散淤汤”对其进行治疗。从2006~2008年,我们对多发性脂肪瘤的治疗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临床实践及严格筛选,以丹参、全瓜篓、制乳香、制没药、牡蛎、黄芪等多为中药合理组方,自拟此方为“消结散淤汤”,运用于临床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中,男48例,女12例,分别占80%和20%;年龄最大60岁,最小6岁;干部占72%,农民、工人占28%;平均病史为8.2年,最长的32年,最短的3个月,其中有家族史的13例,占21.66%。60例均为多发性脂肪瘤和多发性皮下血管脂肪瘤,有疼痛感的16例。肿块分布以躯干、四肢近端为多,数目最多的可达数百个,一般为数十个,多为蚕豆到杏仁大,亦有鸡卵大者,多为边界不清,但与皮下组织无粘连,均有新发倾向。曾接受手术等治疗措施的占64%。
1.2 治疗方法 每次取全瓜篓15 g,加水600 ml,先用文火煎至500 ml后去渣,再加“消结散淤汤”中其它药物煎至300 ml,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服1个月后休息5~7 d,根据病情开始第2、3月治疗。在服药期间,忌油腻和辛辣食品,减少烟酒。
1.3 诊断标准和疗效判定 (1)观察对象全部由病理活检诊断。60例中,多发性脂肪瘤44例,多发性血管脂肪瘤16例。(2)疗效判定:①痊愈:服药后肿瘤全部消失。②显效:服药后部分肿块消失,其它肿块开始变软、变小、疼痛消失、不再新生。③有效:肿块开始变软、变小,不再新生。④无效:服药后肿块大小、多少同服药前。
2 结果
服药3个月后痊愈12例,占20%;显效21例, 占35%;有效22例,占33.33%;无效7例,占11.67%。总有效率88.33%。
3 典型病例
例1:王某,男54岁,干部。体胖,于2006年5月开始发现前壁内侧及腹壁出现黄豆到杏仁大之肿块共32个,压之疼痛,质软可活动,皮肤颜色无异常。病理活检诊断为:“多发性脂肪瘤”。服“消结散淤汤”煎剂,15 d肿块开始变软、变小,不再长新瘤,继续用药1个月后,大部分肿块消失。中途因故停药半个月后又坚持服用1个月,肿块全部消失。后间断服药巩固疗效2个月,停药。随访10年未再复发。
例2:郭某,男42岁,个体老板,体胖。与3年前偶而发现腹部和腰部、背部皮下有大小不等的肿块,小的如花生米大、大的如雀卵,压之无疼痛,质体稍硬可活动。做病理切片诊断为“多发性皮下血管脂肪瘤”。服“消结散淤汤”1个月已有改善,后因工作性质关系,只间断服药。2个月后,发现所有肿块全部变软、变小,个别的已消失,未有新生的肿块。
4 讨论
脂肪瘤是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的常见良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但以皮下为多见,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富于血管者称为血管脂肪瘤。多发性脂肪瘤与遗传有关的,称为家族性脂肪瘤病。数目可达数百个,一般不痛,如有疼痛着,称为脂肪瘤病。目前未见有恶性变者。
在中医经典中,未见有“脂肪瘤”及“血管脂肪瘤”的名称。查阅文献,本病当属“肉瘤”、“痰凝”、“筋瘤”、“ 脂瘤”等范畴。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祖国医学有如下认识。《内经》九针论:“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灵枢》刺节真邪篇载:“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肉着……邪气居气间而不行,发为筋瘤”;《灵枢》月胀篇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肉着,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宋《三因方》谓:夫血气凝滞结瘿瘤者……瘿多于肩项……瘤则有六(骨瘤、气瘤、肉瘤、脓瘤、脂瘤、血瘤)。《素问“寒气入经而稽迟,活而不行,客于脉外则雪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说明脂肪瘤疼痛者,多与寒凝脉滞有关。古人又云:“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 说明本病的发生与六淫之邪所侵,积久入络、留肉与卫气相搏,使气滞、血淤、痰凝等有关。祖国医学又认为“百病皆生于气”。《医学入门》谓“七情劳疫复被外邪生痰聚淤,随气留住,故又曰瘤。总皆气血凝滞结成”。李梃说:“郁结伤脾,肌肉消薄,与外邪相搏而成肉瘤”。《医宗金鉴》消失荣证言:“忧思恚怒,气郁血逆,与大凝结而成。”明张景岳说:“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入人,多有积聚之病”。《外证医编》言:“正气虚则成岩”。如上所言,无不说明本病的发生与气血虚少,脏腑失调,情志不畅有关。既“百病皆生气”,“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故临证中,本病应按“气滞血淤”、“ 痰结湿聚”、“ 脏腑失调,气血亏虚”等病机立法选药。我们自拟的“消结散淤汤”,组方原则就是根据脂肪瘤的形成机制,立足于上述大法而制定的。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腹部短期内多次手术6例经验研究.doc
- 腹部超声及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作用分析.doc
- 腹部穿刺术在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中体会.doc
- 腹部超声对黄疸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doc
- 腹部闭合性损伤129例临床研究.doc
- 腹部闭合性损伤41例临床研究.doc
- 腹部闭合性损伤63例诊治体会.doc
- 腹部闭合性损伤80例救治体会.doc
- 腹部闭合性损伤外科诊断及治疗体会.doc
- 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诊断及治疗方法.doc
- 数据仓库:Redshift:Redshift与BI工具集成.docx
- 数据仓库:Redshift:数据仓库原理与设计.docx
- 数据仓库:Snowflake:数据仓库成本控制与Snowflake定价策略.docx
- 大数据基础:大数据概述:大数据处理框架MapReduce.docx
- 实时计算:GoogleDataflow服务架构解析.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与MapReduce集成教程.docx
- 实时计算:Azure Stream Analytics:数据流窗口与聚合操作.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架构与原理.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连接器开发与使用.docx
- 数据仓库:BigQuery:BigQuery数据分区与索引优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