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物致锥体外系反应浅议
药物致锥体外系反应浅议[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9-0054-02
锥体外系指在中枢锥体系以外的连接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丘脑、小脑网状结构及神经元的神经束和传导系统。其结构较复杂,涉及脑内许多结构,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通过复杂的环路调节肌张力、肌肉的协调运动与平衡。这种调节功能有赖于其调节中枢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动态平衡。当多巴胺减少或乙酰胆碱相对增多时,则可出现胆碱能神经亢进的症状,出现肌张力增高、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肌肉震颤、流涎等帕金森综合征样症状;急性肌张力障碍,出现强迫性张口、伸舌、斜颈、呼吸运动障碍及吞咽困难;静坐不能,出现坐立不安、反复徘徊;迟发性运动障碍,出现口一舌一颊三联征,如吸吮、舔舌、咀嚼等,此即为锥体外系反应。众所周知,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是锥体外系反应。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并非抗精神病药物所独有,非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逐渐增多,现分别叙述如下。
1 抗精神病药致锥体外系反应
锥体外系综合征是抗精神病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占锥体外系反应的22.8%,包括吩噻嗪类、丁酰苯类、硫杂蒽类以及一些新药如联苯丁哌啶,其中三氟拉嗪、氟奋乃静、氟哌啶醇占50%~60%,奋乃静占40%~50%,氯丙嗪占25%~30%,甲硫哒嗪、舒必利、氯氮平较少见。作用机制目前以阻滞多巴胺受体假说受到普遍重视:在阻滞中脑边缘系统发挥抗精神病作用的同时,也阻滞了锥体外系的黑质一纹状体的多巴胺能受体,使纹状体失去抑制作用而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这时神经递质的平衡被破坏,而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其临床表现:多在应用抗精神药后数日及数月内发生,绝大多数见于治疗开始的2~3个月内,易感者可在1~2周内出现症状。主要特征为肢体震颤:最先出现于肢体的远端,以上肢多见,尤其是手及手指,其次为下肢、头、唇及下颌部。手的节律性震颤具有一定特征,呈“搓丸样”表现。震颤在肢体静止状态时出现,随意活动时可减轻或暂时停止,情绪激动时增强,睡眠时消失;肌张力增高:由于屈肌的肌张力增强略高于伸肌而呈现特殊姿势及表情,即头向前倾、躯干僵硬、向前俯屈、两臂内收屈曲、肘关节及手指关节屈曲、手指伸直、髋膝关节微屈、面部呆板、缺乏表情、双目凝视、眨眼减少呈“假面具脸”;运动减少:是本综合征的突出表现,由于肌强直、姿势平衡发生障碍,可引起一系列的运动不协调。另一种表现为静坐不能:症状较轻者不易被觉察,严重时病人往往痛苦万分,为此自杀者并不罕见。临床上有时将此误诊为精神病加重,而采取相反的措施,增加抗精神病药的剂量,以致加重病人痛苦。发生率尚无精确统计,据报道约为20%,且90%发生在72d之内,中年病人多见,女比男约多1倍,也有人认为性别、年龄无差异。
2 非抗精神病药物致锥体外系反应
2.1抗生素类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应用最多的一类药物,随着不断研究,对锥体束方面的不良反应逐渐引起重视。从抗菌素的种类来看,喹诺酮类所占的比重最大,约占46.2%,其次为硝基咪唑类,占5.6%。用药后时间可以在1h之内(35.9%),也可以在1d以后,即第2次或第3次用药(51.3%),临床以肌张力增高、颈项强直为最典型症状,占48.7%,全身颤动、双手不自主节律性抖动占25.6%,其他还有双眼斜视、口角抽搐、语言不清、头晕、颈部不自主扭转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大脑中氨基丁酸A受体的键合有关,因为这种键合阻滞了氨基丁酸A而导致了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硝基咪唑类脂溶性高,透过血脑屏障,在脑脊液中有较高浓度,甲硝唑在脑脊液浓度为同期血药浓度的43%,替硝唑80%,间接影响黑质纹状体或下橄榄核齿状核内的神经递质,使多巴胺和乙酰胆碱平衡失调,脑脊液中乙酰胆碱升高,导致锥体外系反应。
2.2钙离子拮抗剂 主要有氟桂嗪、桂利嗪(脑益嗪)、硝苯地平。主要表现为四肢震颤、表情呆板、少语少动、情绪低落等,氟桂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多伴有轻度的抑郁表现。此类药物能够抑制钙离子内流,降低细胞内的钙离子负荷,从而使脑血管扩张、松弛,脑供血增加,减轻与缓解脑供血不足症状,常被用于脑供血不足、偏头痛和椎底动脉缺血的治疗,效果良好。但是在阻止钙离子内流的同时还能够阻滞黑质一纹状体的多巴胺受体,引起交感神经冲动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一羟色胺的释放减少,因而具有潜在椎体外系反应的风险。
2.3胃肠动力药 临床常见的有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多潘立酮,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可能因阻断多巴胺受体,使胆碱能受体相对亢进而导致锥体外系反应,从而表现为肌震颤、头向后倾、斜颈、阵发性双眼向上注视、发音困难、共济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芪参复康胶囊及丁螺环酮治疗广泛焦虑疗效对照探究.doc
- 芪参益智胶囊质量标准探究.doc
-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疗效.doc
- 芪附汤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24例.doc
- 芪黄清消丸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临床探究.doc
- 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胃肠镜检查术中临床应用观察.doc
- 芬太尼、瑞芬太尼分别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老年无痛胃镜检查比较探究.doc
- 芬太尼及异丙酚配伍用于无痛人流临床观察.doc
- 芬太尼复合液PCIA或PCNA用于上肢骨折术后镇痛效果观察.doc
- 芬太尼及瑞芬太尼伍用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比较.doc
- 实施指南《GB_T41906 - 2022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检测方法实施指南解读》.docx
- 实施指南《GB_T41976 - 2022 停车设备智能控制与管理系统》实施指南.docx
- 实施指南《GB_T41979.5-2022 搅拌摩擦点焊》实施指南.docx
- 实施指南《GB_T42013-2022信息安全技术快递物流服务数据安全要求》实施指南.docx
- 实施指南《GB_T42101-2022 游乐园安全》实施指南.docx
- 新解读《GB_T 27920.1-2011数字航空摄影规范 第1部分:框幅式数字航空摄影》.docx
- 实施指南《GB_T41892-2022 智能船舶机械设备信息编码指南》实施指南.docx
- 实施指南《GB_T41908-2022 人类粪便样本采集与处理》实施指南.docx
- 实施指南《GB_T41977-2022 包装条码标准》实施指南.docx
- 实施指南《GB_T41979.2-2022 搅拌摩擦点焊铝及铝合金焊接接头设计》实施指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