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静滴及中药灌肠加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docVIP

西药静滴及中药灌肠加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药静滴及中药灌肠加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西药静滴及中药灌肠加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药物加微波理疗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西药静脉点滴抗炎配合中药灌肠,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对照组只给与西药静脉点滴抗炎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5.0%,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①观察组:月经来潮后,静脉滴注西药氧氟沙星100 ml、替硝唑200 ml,2次/d,同时微波照射0.5 h,2次/d;月经干净后中药灌肠。处方:蒲公英、鱼腥草、紫花地丁、黄芩、黄柏各30 g,鸭跖草、红藤各40 g,败酱草20 g,三棱、莪术各15 g,延胡索12 g,加水浸泡30 min,文火浓煎至120 ml左右,待温度30°~40°时,纱布过滤后保留灌肠,用一次性输液器,灌肠时将输液器的主管、排气管插入药瓶内,挂于输液架上,拔去输液针头。用软皂棉球润滑输液管及肛门周围,将输液管缓慢插入肛门约10 cm,调节滴速,大约30 min滴完。灌肠宜在晚上临睡前进行,保留至次晨则更好。1次/d,7 d为1个疗程;②对照组:月经来潮后单纯静滴氧氟沙星100 ml、替硝唑200 ml,2次/d,7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 1.3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1]。所有病例均有慢性盆腔炎的症状,如一侧或两侧下腹部疼痛、坠胀、腰痛、带下量多、月经失调、性交痛等。妇科检查有不同程度的子宫、附件压痛,宫颈举痛,子宫活动受限,附件区增厚、包块等。B超提示不同程度的盆腔积液,附件区有包块和输卵管增粗。 1.4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B超检查附件区包块及积液消失,停药6个月后不复发;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正常,B超检查附件区包块缩小1/2以上,盆腔积液最大直径缩小2/3以上;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B超检查附件区包块缩小不足1/2,盆腔积液最大直径缩小1/3 - 2/3;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B超检查均无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3 讨论 引起盆腔生殖器炎症的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现性传播的病原体亦渐多,如淋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疱疹病毒等,急性期时广谱抗生素及药敏试验后对症应用有效抗生素,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若治疗不彻底或再次感染,可转成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为急性盆腔炎患者未彻底治愈或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日久所致。现代医学认为,盆腔炎是因产后或人工流产后,或宫腔内手术后以及宫内节育器、经期卫生不洁、不洁性生活等使病原体侵入,或由临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所致,其基本病理改变为盆腔内炎性渗出,器官粘连,局部组织瘢痕增生[2]。慢性盆腔炎属中医“症瘕”、“不孕”、“痛经”等范畴。临床上慢性盆腔炎以湿热瘀结证最为多见。盆腔位居下焦,易受湿浊病邪侵袭而为患,当经期、产后胞脉空虚正气不足,或素体禀赋不足难以抗邪,湿浊邪毒乘虚而入,蕴结下焦,邪与血气相搏,日久瘀化为热,热毒内炽而发为盆腔炎。治疗中热易消而湿难除,湿邪易滞留冲任、胞宫而转为慢性盆腔炎。同时因妇人以血为本,以肝为用,其生理特点常为肝郁血虚,肝郁则内火易生,又与滞留之湿邪交结成湿热。日久则产生瘀结。现代医学通过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腹腔液成分变化的研究,发现慢性盆腔炎患者存在严重的免疫功能紊乱,激活的免疫细胞过多的分泌一系列炎性介质,如抗体、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促进盆腔结缔组织及纤维组织的进一步增生而加重病情[3],而通过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微循环、血液、流变的研究,发现患者多表现高粘滞血症状态和微循环的异常改变[4],从微观上揭示了慢性盆腔炎“血瘀”证的实质。治疗慢性盆腔炎应在月经期进行,才能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是:月经期宫腔内及阴道内pH值的改变及流血使细菌繁殖活跃,月经期用大量的抗生素可使细菌消灭在繁殖前或繁殖期;月经期子宫内膜剥脱,形成新的内膜,可使感染的内膜剥落,从而生长出新的无感染的内膜;月经期盆腔充血,使得药物利于渗透。 慢性盆腔炎的感染致病菌是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及淋球菌,在临床上采用经期静滴对这些细菌敏感的氧氟沙星、替硝唑等,取得一定疗效。但慢性盆腔炎的病理改变主要是炎性渗出、粘连和结缔组织增生,甚至形成大小不等的肿块,抗菌药物到达炎症部位的量很少, 且长期使用抗生素易致耐药菌产生及二重感染。本观察组除静脉点滴西药抗生素外,还给与患者中药灌肠加微波治疗,灌肠使用的药方有清热利湿解毒化瘀,行气活血止痛之效。微波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