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设计血管外给药方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计算机辅助设计血管外给药方案【摘要】 目的: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血管外给药方案。方法:采用Visual Basic 6.0软件进行编程开发,运用MSChart控件模拟显示给药后患者体内血药浓度-时间变化曲线。结果:该程序界面直观,运行迅速,计算结果准确。结论:利用该程序可简化操作,迅速完成血管外给药方案设计。 【关键词】 血管外给药;给药方案 Computer-aided Design Dosage Regimen of Extravascular QIN Xiong-zhi (Dept. of Pharmacy,Guangxi Longtan Hospital, Liuzhou 545005,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lement computer-aided design of extravascular dosage regimen. METHODS:Program development using Visual Basic,use MSChart control to display the simulate plasma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of patients.RESULTS:This program has intuitive interface,It runs very rapidly,and its operation results are accurate.CONCLUSION:Using this program can simplify,quickly completed the design of Extravascular Dosage Regimen. 【KEYWORDS】Extravascular administration;Dosage Regimen 血管外给药是临床较常用的给药方法,制订合理的血管外给药方案,对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血管外给药的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计算较为复杂,曾有报道[1]用EXCEL软件辅助设计其给药方案,但其单元格操作较为繁琐,不利于推广应用。笔者利用Visual Basic软件开发程序制订血管外给药的个体化给药方案,取得良好效果,现简介如下。 1系统开发环境 1.1硬件配置 联想扬天M4600V微型计算机(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惠普HP-1080打印机(美国惠普公司) 1.2软件平台 Microsoft Windows XP,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 2基本原理 给定个体药动学参数α,β,γ,k21,k31,V,吸收速率常数ka,时滞tlag,则血管外单次给药后t时刻的预期血药浓度为[2]:C(t)=d[B1e-α(t-tlag)+B2e-β(t-tlag)+B3e-γ(t-tlag)-(B1+B2+B3)e-ka(t-tlag)]/V,当β=0且γ=0时,B1=ka/(ka-k),α=k;仅γ=0时,B1=ka(k21-α)/(β-α)/(ka-α),B2=ka(k21-β)/(α-β)/(ka-β);当α,β,γ均不为0时,B1=ka(k21-α)(k31-α)/(γ-α)/(β-α)/(ka-α),B2=ka(k21-β)(k31-β)/(γ-β)/(α-β)/(ka-β),B3=ka(k21-γ)(k31-γ)/(β-γ)/(α-γ)/(ka-γ)。第s次给药后t=tlag时的预期血药浓度为C(s,tlag)=C(s-1,τs-1+tlag),其中,τ为两次给药的时间间隔。 3软件界面设计 3.1 主界面的设计:主界面主要包括菜单栏、工具栏、参数设置区域及计算结果输出区域,如图1所示。菜单栏、工具栏用于完成常用的系统功能。参数设置区域用于输入α,β,γ,k21,k31,V,ka等个体药动学参数、最小有效浓度(MEC)、最小中毒浓度(MTC)等参数以及预设给药方案的初始剂量、维持剂量及给药时间间隔等数据,计算结果输出区域用MSChart控件模拟显示按预设方案给药后,血药浓度的变化情况。 3.2系统操作过程 在参数设置区域中输入相应药代动力学参数及预设给药方案后,单击“计算”并观察MSChart控件所示血药浓度曲线是否在治疗窗内,如果超出,可适当预设的给药方案,并重复上述操作,直至结果满意。单击主界面下方的按钮可移动曲线以显示给药后较长时间(25h)后的血药浓度变化情况。 4运行测试 例:某药的个体化参数为:α=0.22h-1,β=0.076h-1,ka=0.668h-1,k21=0.192h-1,V=50L,tlag=0.5h,MTC=10μ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