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前睡眠质量影响.docVIP

音乐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前睡眠质量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乐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前睡眠质量影响

音乐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前睡眠质量影响【摘要】 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前的安神助眠作用。方法 选择子宫肌瘤手术前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术前1日晚实验组通过双耳机式耳机欣赏选定的音乐,对照组只戴耳机不听音乐,两组均持续30 min。两组分别应用SAS、SDS和患者对睡眠的主观体验来评定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音乐干预后,焦虑、抑郁症状明显缓解,睡眠质量明显提高(P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于术前1 d访视所有患者,首先向其讲解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取得知情同意。向患者分发MP3,实验组通过双耳机式耳机收听MP3中播放的音乐,主要包括轻音乐、古典音乐、民乐等,并选择自己喜爱的音乐保存在MP3中。具体干预方法:晚上临睡前实验组聆听音乐,对照组只戴耳机不听音乐,时间均持续30 min。干预过程中,研究者陪伴患者身旁,并控制周围环境干扰因素,保证安静、一致的实验环境。 1.3 评价方法 1.3.1 焦虑、抑郁症状评价 采用Zung K 焦虑和抑郁(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3]自评量表评价焦虑、抑郁情绪,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0分,各组以分值表示。 1.3.2 睡眠质量测定 根据患者对睡眠的主观体验作计数统计。改善:入睡快,患者睡眠总时间延长1~2 h,自觉睡眠深,醒后无疲倦;无变化:与原来的总时间相差无几,或睡眠总时间缩短在1 h以内;恶化:睡眠总时间缩短1 h以上。 1.3.3 各种量表填写 一般情况、SAS、SDS由研究者于患者听音乐前1 h按统一指导语说明,由被研究对象独立自行填写;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于次日早上8时再次评定SAS、SDS、睡眠质量。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10.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音乐干预对手术前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表1)。 2.2 音乐干预对睡眠质量的影响(表2)。 3 讨论 3.1 音乐干预的作用 旋律和节奏是音乐的主要组成因素,节奏给人以生理上的影响,旋律则造成心理上的影响,在协调身心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音乐能广泛地应用于行为治疗[4]。音乐可以引起某种意境,使人们进入自由想象的世界,产生听者自己的内心体验,降低对当前应激的敏感性。良好的音乐刺激可经听觉直接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网状结构、下丘脑和大脑皮层,产生调节患者精神状态的引导作用,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5],改善头痛、胸闷、心悸、失眠等症状。罗金凤等报道,适宜的音乐可以使人体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减少,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从而在应激的状态下使患者呼吸平稳,血压、心率稳定,并可通过内啡肽等物质的释放达到镇静、催眠的作用[6]。实验组中音乐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前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睡眠质量明显提高。 3.2 音乐干预的临床意义 3.2.1 缓解应激反应 音乐能促进人和自然界、宇宙的和谐,使人放松,而这时人体自然蕴藏的免疫力就能激发出来。因此音乐干预这种非药物疗法既无任何不良反应,又能转移患者对手术的注意力,缓解紧张和不适等应激状态,促进睡眠。 3.2.2 体现人性化、多元化的护理[7] 护理实践中,要求护士不但要掌握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社会学、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在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将音乐干预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相结合,满足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的需求。 3.3 音乐的选择 人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有助于表达情感、缓解焦虑和绝望的情绪,增加控制感;选择合适的音乐来激发生理、心理上的变化,要注意音乐的属性亦即音乐的节奏、曲调与和声。节奏是最关键的,它可以改变躯体的内在节律(如心律),也可以影响情绪状态(如舒缓、反复、稳定的节奏具有轻松、镇静的作用)。曲调高的音乐容易紧张,而曲调低的音乐却可以使精神放松。每分钟60~80拍的音乐可给人以松弛的感觉,而快拍子的音乐可以使抑郁、沮丧的患者感到有活力。同时也应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为其提供各种类型的音乐。可以先让患者试听不同的曲目,以确定最合适的音乐,也可以让患者剪辑喜欢的音乐片段,以达到对负性情感的控制目的。 参考文献 1 崔振东,耿军.择期性手术患者的心理应激及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1996,3(4):692. 2 向继洲,药理学.科学出版社,2002:133.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6-197. 4 姜力,韦利萍.音乐治疗与临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