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於酒、菸、槟榔的使用对於造成食道上皮细胞癌的风险於ADH1B及.PDF

关於酒、菸、槟榔的使用对於造成食道上皮细胞癌的风险於ADH1B及.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於酒、菸、槟榔的使用对於造成食道上皮细胞癌的风险於ADH1B及

中文題目 : ADH1B及 ALDH2 基因對於飲酒者釐患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風險的影 響 英文題目: Carcinogenetic impact of ADH1B and ALDH2 genes o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risk among alcohol drinkers 1,2 3 4 4 5 6 2 7 作者 : 吳宜珍 李建宏 周世華 高英隆 李章銘 管剛毅 陳玉桂 吳明蒼 吳登強 1,8* 1 4 服務單位 : 高雄醫學大學附院 胃腸內科 胸腔外科 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胸腔外科 5 高雄榮民總醫院 胸腔外科 6 2 3 7 8 高雄醫學大學 醫研所 公衛系 職安所 健康科學院 前言與目的 : 我們先前的研究己發現吸菸、飲酒及嚼食檳榔是台灣食道鱗狀上皮 細胞癌最重要的三項危險因子。其中飲酒造成食道癌的危險性除了因人種及飲酒 習慣不同外,也很可能受代謝基因影響,但鮮少學者研究有關基因易感性與飲酒 習慣間的交互作用。酒精 ( 乙醇)經由alcohol dehydrogenase-1B (ADH1B)代謝成致 癌物乙醛,乙醛會造成臉潮紅、心悸等的不適,它會再被 aldehyde dehydrogenase-2 (ALDH2)代謝成的乙酸;ADH1B 基因exon 3的 coden 48及ALDH2 基因exon 12的 coden 487處均存在影響代謝速率的基因多型性,可能影響乙醛的代謝而改變個 人飲酒行為,因此我們假設(1)具有ADH1B 基因快速代謝型(ADH1B*2或) ALDH2 基因不活化型(ALDH2*2的人較易累積乙醛而出現不適,因此較不具飲酒習慣,) (2)此二種基因多型性會影響飲酒習慣與食道癌的發生的相關性。 方法: 我們進行一項多醫學中心病例對照研究,在2000 至2005 年間從高醫大、 高雄榮總及台大醫院總共收集 406名經病理新診斷的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患 者,其健康對照組共有 656 人,是來自同醫院的健檢中心。所有個案均接受統一 問巻訪視以收集相關資訊,並留血作基因多型性的分析。每週飲酒一次以上、吸 菸超過10支或嚼食檳榔超過一顆且持續半年以上者分別定義為具有上述三種習 慣;每單位飲酒為 15.75克酒精,相當於 350毫升 4.5%的啤酒。 結果與結論:雖然部份西方學者認為少量飲酒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在國 人即使累積飲酒量小於20單位 ×年,其釐患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的風險仍是無此 習慣者的 4倍。從對照組飲酒習慣的有無與此二基因型的關係中,的確發現具有 快速代謝型ADH1B*2和不活化型ALDH2*2 基因型者較無飲酒習慣;在已釐患食 道癌的病患中,帶緩慢代謝型ADH1B*1/*1者較有飲酒習慣,反之,帶有 ADH1B*2/*2較無;該結果已控制了吸菸和嚼檳榔的影響,但此二基因型與吸菸 和嚼檳榔的習慣無關。國人帶ALDH2*2/*2 基因型的非常少見,但帶不活化的 ALDH2*1/*2 基因型者,有中低量飲酒(每天0.1~30克或大量飲酒) (每天大於30克 ) 習慣時在食道癌的發生上有加成作用,校正後的相對危險比分別為 14.5和 102.6 (p for interaction均0.001) 。我們的研究發現從食道癌風險的角度而言,不鼓勵少量 飲酒以養生的說法;我們也為代謝基因易感性可影響飲酒行為,以及基因型影響 飲酒習慣與食道癌的交互作用提供了充份且客觀的證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