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当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五 当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专题五 当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授课教师:孟卫青 副教授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E-mail:wqmeng@126.com 学习提纲 大众化与高等教育改革 了解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基本内涵,掌握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不同模式:美国模式、欧洲模式等,正确认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取得的成就和问题。 市场化与高等教育改革 了解高等教育市场化理论的基本内涵,掌握高等教育市场化发展的不同策略:美国经验和欧洲经验,正确认识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发展取得的成就和问题。 讨论课主题发言 10、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得了哪些成就,还存在哪些需要重点克服的问题。 第一节 大众化与高等教育改革 1.何谓高等教育大众化? 2.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同模式 美国模式 欧洲模式 日本模式 3.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就与问题 1.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规模扩张是二战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 1.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的基本动力有二: 动力一:“教育强国”与 “教育致富”的信奉 国家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的竞争,现代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 教育,一直被视为个体向上流动的主要机制,是个人社会阶层和职业发展向上流动的主要推动力。 1.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动力二:接受教育是一种公民权利(政治上的考量) 高等教育是社会流动和社会公平的根本动力(D.Bruce Johnstone,1993),在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和阶层分化中也被赋予厚望。政府有责任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更高的教育以消除社会歧视,促进机会平等 1.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马丁?特罗博士(Martin Trow)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框架 工业化社会的高等教育发展都遵循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根据高等教育机构在学人数占同龄人口比例,<15%,精英教育阶段;15%~50%大众化阶段;>50%,普及阶段 不同阶段的高等教育,体现的不仅是量的差异,更是质的差异。 从一个阶段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存在诸多必须引起人们注意的问题。 1.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我是在说明由于高等教育规模在量上的增加,高等教育的全部活动都要发生变化。大众化是揭示变化的一种理论,是揭示变化的一个信号,它具有预警的功能。就像你驾车即将进入隧道,在隧道的入口处,你往往会见到一个警示牌,它提示你进入隧道之后,要注意隧道里的新情况。大众化的理论的意义就在于此。”——Martin Trow 2.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同模式 美国模式 美国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起步最早、发展最顺畅的国家。根据NESC(National Education Statistic Center,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美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数1931年为115.4万人,占18—24岁人口的7.4%;1956年达到291.8万,占18—24岁人口的19.5%,到1991年,毛入学率则已经达到51%。 2.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同模式 美国模式 20世纪40、50年代是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时期。 美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大众化,得益于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念和制度框架。 2.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同模式 美国模式 赠地学院 社区学院 加州高等教育规划 2.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同模式 英国模式 20世纪70年代才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1963《罗宾斯报告》“所有具备入学能力和资格并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都应该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的罗宾斯原则 高等教育二元制改革:自治大学与公共控制的非大学 一元制下的多种模式 2.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同模式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两个结构特征:模糊性和渗透性:一是各类高校不得不努力展示自己的办学特色;二是高等教育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类型越来越多样。——【英】斯科特(P.Scott) 3.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就与问题 1999年之前,高等教育处于典型的精英教育阶段:90年毛入学率3.4%,98年仅为9.8%。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从此,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 一种疯狂:高校扩招政策启动 1999年,我国基于经济、政治、文化考量启动高校扩招政策。 以广东为例,2010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考61.5万人,国家下达给我省省属、市属高校的招生计划41.2万人,比去年增长7.18%,其中本科招生计划20.2万人,专科计划21万人。今年考生比去年略有减少,而招生计划有所增加 。录取率预计超过7成。 另外,浙江普通高校录取率约为80%。 3.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就与问题 中国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行列,俨然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但是,有限资源约束与高等教育发展这一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