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闪回击的微秒级辐射场特征及近地面连接过程分析 - 高原气象.pdf

地闪回击的微秒级辐射场特征及近地面连接过程分析 - 高原气象.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闪回击的微秒级辐射场特征及近地面连接过程分析 - 高原气象

第 1 7 卷 第 1 期 高 原 气 象 V ol .1 7 N o .1               1 9 9 8 年2 月 PLAT EA U M ET EO ROLO GY  Feb ., 1 9 9 8 地闪回击的微秒级辐射场特征及 ① 近地面连接过程分析 1 2 1 1 郄秀书  郭昌明  张翠华   欣生 3 3 4 渡边贞司  王道洪  河崎善一郎 5 6 4 仲野贡  中村光一  牛尾知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甘肃省兰州市730000) (2 上海气象科学研究所 上海200030) (3 日本岐阜大学) (4 日本大阪大学) (5 日本丰田高等专科学校) (6 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   摘 要 利用1μs 时间分辨率的慢天线电场变化仪在甘肃中川地区雷暴过程中测量得到 的大量地闪辐射波形资料, 对地闪回击辐射场特征及回击的慢前沿过程进行分析, 发现 18 次 正地闪和85 次负地闪首次回击前沿过程上升时间分别为 19.2μs(方差 6.1μs)和9.4μs(方差 3.9μs), 84 次负地闪继后回击的前沿过程为4.3μs, 方差为3.1μs;正地闪首次回击的前沿过程 占回击峰值的30%~70%, 负地闪首次回击和继后回击前沿过程分别占回击峰值的20 %~ 60%和10%~30%。正地闪首次回击的峰值电流和闪击距离均大于负地闪首次回击, 前者分 别为56.08kA 和137.2m, 后者分别为 16.92kA 和62.8m, 因此正地闪对地面物体危害较大。 对回击前沿过程进行简单分析后, 认为它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 可能开始于向下的先导接近地 面时连接过程开始的瞬间, 之后电流波在连接点处同时沿相反方向上下传播, 直到向下的电流 波接近地面为止。 关键词 回击辐射场 回击前沿过程 闪击距离 分类号 P 427.3   在对地放电过程中, 通常当下行的梯级先导传播至地面几十米的范围内时,地面或地 面的突出物体上将产生向上的迎面先导, 当二者相连接时, 将导致强的放电过程即回击的 产生。由于地闪回击过程中对地释放的大量电荷和通道中的巨大电流对各种微电子器件 和建筑物所造成的严重威胁, 近年来地闪回击过程一直是雷电研究的重要对象。另外, 由 于云对地放电过程中所形成的清晰的闪电通道容易进行光学观测,加之微秒和亚微秒量 级时间分辨率仪器的不断出现和更新, 因此, 对常规偶极电荷结构的雷暴内发生的地闪回 击过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1 ~3] 。而先导和回击之间的连接过程尽管有不少理论研究,一 ① 收稿日期:1997-12-03;改回日期:1997-12-30 本工作得到中日国际合作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郄秀书, 女, 1963 年 12 月出生, 硕士, 研究员, 主要从事大气电学研究 1 期      郄秀书等:地闪回击的微秒级辐射场特征及近地面连接过程分析       4 5   [4,5] 些静止和高速摄像系统也不断证实首次和继后回击中上行连接先导的存在 , 但目前 [6] 为止对这些过程的认识仍不十分清楚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