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政许可法的经济学分析 - 中欧法学院旧站 - 中国政法大学
第七讲:行政许可 张 卿 副教授 中欧法学院《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课程 参考文献 张 卿: ‘论行政许可的优化使用’, 《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4期,第101页。 马怀德:《行政许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张兴祥:《中国行政许可法的理论和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A. Ogus and Q. Zhang, ‘Licensing Regimes: East and West’ (2005), 25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124-142 Q. Zhang and A. Ogus, ‘Licensing Procedur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They be Part of Set-up Process?’ (2005), 2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1091-1108. 行政许可概念 1. 概念: 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行政许可法》 (2003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第二条 该法第三条规定:“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用本法。” 行政许可特征 1.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 2.申请人必须在从事特定活动前向通知行政机关申请 (事前申请)。 3.申请人必须在从事特定活动前取得行政机关的同意(事前许可)。 4.申请人必须满足特定实体标准(实体标准)。 5.是一种强制性的政府调控手段(强制性)。 区分行政许可和其它调控手段 行政许可的分类 按有无数量限制上区分,可分为无数量限制的许可和有数量限制的许可。前者在申请人满足了最低实体标准即可取得;而后者只授予给最优的申请人。 按许可内容区分,可分为行为许可,资格许可和产品许可 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的区分:一般许可、特许、认可、核准、登记?? (Licensing and Registration) 分类的意义何在?设定许可的理由不同、取得许可的程序不同 行政许可制度在中国的发展 建国初期到1978年 总体上计划占主导, 行政许可控制较少 从1978年至今 (转型期) 第一阶段 (1978-1992):大量使用行政许可代替计划控制. 第二阶段 (1992-至今):逐步限制行政许可的使用. A. 地方政府: 深圳 (1997) B. 中央政府: 大规模改革始于2001 C. 2003年8月27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行政许可的作用 积极作用 (收益) 1. 增加信息,帮助消费者做明智选择 2. 减少风险,带来更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3. 减少浪费,优化资源配置 消极作用 (成本) 1. 政府承担立法和执法成本。且许可还可能被政府官员利用成为招财敛资的手段 2. 供应商遵守许可要求而必须付出成本(特别是拖延成本)。还必须考虑中小供应商的不利地位 3. 最终成本转嫁加给消费者(特别是因限制竞争而增加的成本)。还必须考虑弱势消费者的黑市交易 必须对行政许可的设定进行控制,尽可能扬长避短。 行政许可的设定(1) 行政许可法设定的积极条件: 该法第十二条 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一)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 (二)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 (三)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四)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 (五)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 行政许可的设定(2) 行政许可法设定的消极条件 第十三条 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通过下列方式能够予可以规范的,可以不设行政许可: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 (二)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 (三)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 (四)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 行政许可法设定的其它条件:通过赋予不同层级的机关不同的设定权限(第1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