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3 页
第 一 章 导 论
第一节 产业经济研究的领域
“产 业 ”一 词 ,目前 在 中文 里 与“工 业 ”、“部 门 ”、“行 业 ”等 概 念
是通用的,对它们并无严格的划分或界定。英文 的释义也
是比较多的,其中有: 有组织的劳动 ,尤指为创造价值而进行的
系 统 劳动; 企业 (这里 的 “企业 ”应指大公司或企业集 团 作
者注 ),指 从事 工艺、美 术、商业 和制造 的部 门或 分部; 产 业 ,指
生产性或 以盈利性为 目的的劳动部 门; 工业,指雇有大量职工
和拥有大量资金的从事制造的部 门; 行业,指一群生产的或盈
利性 的企业或机构; 整体 的生产活动 。 这些释义与中文里 “产
业 ”的涵义是相近 的。因此 ,对“产业 ”似可作这样 的理解:“产业 ”除
特指“工业 ”外,可泛指 国民经济 的各行各业 ,大至 门类、部 门,小至
行业 ,从生产到流通、服务 以至文化、艺术、科技、教 育等等 ,无所不
包 。
“产业 ”作为一个概念 ,在逻辑学里属“集合概念 ”。所谓集合概
念,是指把 同类对象集合为一个整体来反映的概念 。产业就是具有
同一种属性 (如同一种商品市场、相似的技术工艺等)的企业的集
合 。与此 同时,产业又是按某种标志(如产 品经济用途、生产发展阶
段等 )对国民经济进行划分的一个部分或层次。无论是 “企业的集
合 ”,还 是“国民经济 的划分 ”,仅是就“产业“这个概念形成 的途径
①王同忆主编译: 《英汉辞海》,国防工业 出版社, 年 月版 页
第 4 页
而言的。但是 产业作为介乎宏观经济的单位 (国民经济)与微观经
济的单位 (企业、家庭)之间的一个层次或部分,毕竟是一种客观存
在 。
产业经济是一个特殊 的经济领域 ,通常说 的微观经济和宏观
经济是无法涵盖的。微观经济,一般指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
等的经济活动 。宏观经济是指国民经济的总体及其发展变化状态。
而产业经济 ,可 以说是居于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之 间的一个广 阔
的“中间地带 ”。这个地带 的经济有人称之为“中观经济 ”,并将其与
“微观经济 ”、“宏观经济 ”相对称① 。“中观 ”是个两可 的概念 ,从微
观来说 ,它是宏观;从宏观来说 ,它是微观 。也可 以说“中观 ”是个非
“宏 ”、非“微 ”,亦“宏 ”,亦 微”的概念。但中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
有重要的地位,起着上承宏观经济、下联微观经济的作用。
产业经济研究的对象,就是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研究未能达
到的 “产业”这个领域 。微观经济研究的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
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及数值的决定,一般不需要涉及 “产业”这
个概念。宏观经济是以整个 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研究国民收
入的决定及其变化 。而 国民收入的决定,一般只讨论社会再生产过
程 中的最终产 品的形成及计量 问题 ,所 以宏观经济研究同样可 以
不涉及 “产业 ”这一范畴,可以把中间产品的生产和交换即产业之
间的关系抽象掉 。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研究不涉及产业这个层次
的经济 ,是 由它们高度抽象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性质及特点所决定
的。产业经济研究属于 “运行论” 研究,致力于现实经济活动的分
析和经济政策的研究,以 “产业 ”作为 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是顺理
①宏观 、 中观 、微观都来 自希腊语 ( 提 出“中观 经 济 ”的 ,国
外有德 国的汉斯 鲁道夫 彼得斯 ,国内有于光远等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2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用书配套同步辅导典型例题及同步强化练习题精析》经典读本.pdf
- 《2002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用书同步配套辅导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经典读本.pdf
- 《2003~2004年中 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经典读本.pdf
- 《2005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应试指导》经济出版社.pdf
- 《APPLIED 应用经济学 ECONOMICS 第七版》经典读本.pdf
- 《CEI中 国行业发展报告 2004 电信运营业》经典读本.pdf
- 《CEI中 国行业发展报告 2004 机械制造业》经典读本.pdf
- 《CEI中 国行业发展报告 2004 家用电器业》经典读本.pdf
- 《CEI中 国行业发展报告 2004 农业》经典读本.pdf
- 《CEI中 国行业发展报告 2004 银行业》经典读本.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