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程标准解读(副本).ppt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化学课程标准解读 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二00六年七月二十日 梁雪峰 全日制义务教育   由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是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标准》结构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基本理念 三、设计思路 四、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科学探究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 五、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 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 5.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 6.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 《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 设计思路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 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课程理念 化学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目标 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了解水平) 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理解水平) 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应用水平) 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初步学习(模仿水平) 初步学会(独立操作水平) 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体验、感受(经历水平) 意识、体会、认识、关注、遵守(反应水平) 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领悟水平) 从低到高 从低到高 从低到高 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 科学探究 内容标准 1.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制订教学目标 2.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 3.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 5.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6.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增加跨学科内容 7.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促进化学教学改革 教学建议 二、新课程呼唤新的教育思想 1.确立主体教育思想 2.落实科学教育思想 3.渗透人文教育思想 4.实施创新教育思想 两种教育模式比较 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模式 传统的教育模式 面向全体、尊重差异 统一标准 教学要求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 综合评价:注重能力、过程与结果并重 多层次: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师生商讨、统一测试等 多形式:口答、笔试、实验操作、活动等 统一测试、统一标准 教学评价 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组织者、学习的指导者、咨询者 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角色 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被动听讲、死记硬背 学生角色 多向,多层次 单一 互动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听课为中心 教学模式 启发、发现、研究、讨论;开放性模式 讲解、传授;封闭型传统型模式 教学方法 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 以知识为本 教 育 观 三、新课程呼唤新的教学手段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创造性地开发资源 ⑴ 重视对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投入 ⑵ 编写配合新教材使用的教师手册 ⑶ 编制学生实验活动指南 ⑷ 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学习资源 ⑸ 发掘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有用素材 ⑹ 重视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媒体信息 ⑺ 提倡使用低成本的实验器材和药品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