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11977626 引 言 PAGEREF _Toc311977626 \h 1
HYPERLINK \l _Toc311977627 一、凄惨身世 PAGEREF _Toc311977627 \h 1
HYPERLINK \l _Toc311977628 二、心地善良 PAGEREF _Toc311977628 \h 2
HYPERLINK \l _Toc311977629 三、机智勇敢 PAGEREF _Toc311977629 \h 2
HYPERLINK \l _Toc311977630 四、内心矛盾 PAGEREF _Toc311977630 \h 2
HYPERLINK \l _Toc311977631 五、爱情观 PAGEREF _Toc311977631 \h 3
HYPERLINK \l _Toc311977632 六、结语 PAGEREF _Toc311977632 \h 4
HYPERLINK \l _Toc311977633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311977633 \h 5
在善与恶中游走
——浅析《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善与恶
摘 要
《雾都孤儿》中南希这一人物形象徘徊于善恶之间,是整个故事圆满结局的关键人物。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她的悲剧结局无法避免。文本将从南希的性格
特征及其悲惨命运去分析其善与恶的存在。
关键词: 南希、性格、善与恶
引 言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只有25岁的狄更斯企图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揭露英国济贫制度下贫苦儿童的悲苦生活,对社会的不公平表示抗议,唤起舆论的关注,用有产者的仁爱和同情帮助贫苦的底层小人物。善与恶的对立充斥小说的每一个角落,贯穿小说始终,整部作品在仁爱与暴虐的对抗中展开了情节。作者不仅通过塑造人物来描写了人性中的善与恶,更深刻深刻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无情的鞭挞英国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与虚伪。整部小说沉浸在作者浓厚的仁爱思想氛围中。很多学者都认为作品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人物是南希,虽然作品以奥利弗为主角,但从社会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看,南希的角色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南希徘徊于善恶之间,她的内心矛盾使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更加丰满、更加感人。因此,这个人物也就更贴近生活,她的复杂性格也就更值得探究。本文试从她的身世、品质、能力和爱情观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她的性格形成及其悲惨命运。
一、凄惨身世
环境塑造人,人的性格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融合的产物,是人的生理心理在微观环境中内化的结果。南希走上犯罪道路,不是由于她与生俱来的劣根性,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在她大约四、五岁时,面临着是饥饿而死还是作贼求生的选择,在求助无门的困苦中,最终落入了贼首费金的魔掌。费金是个专门训练儿童做小偷的魔鬼。南希很小的时候就被他赶到大街上去偷东西,不得不以寒冷、潮湿、肮脏的街道为家。她的凄惨身世确定了她的性格走向,而性格又决定了她的悲惨结局。
人的成长,尤其是儿童、少年时期的生活具有安全感,家庭的温暖,亲情的抚慰,特别是来自父母的悉心呵护是形成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的环境因素。然而南希却没有这份幸运。她被迫落入贼窟,不得已而违法犯罪,而她所保持的善良本性,又令人同情、惋惜。狄更斯正是以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个性来调动读者的情绪转向对黑暗社会现实的痛恨与质疑!
二、心地善良
南希在贼群中生活近十年,却依然良心未泯,奥立弗的出现更是唤醒了她的良知。出自个人的不幸遭遇,她绝不肯让奥利弗重蹈她的覆辙。南希无法忍受费金对奥立弗的折磨,为制止他们,勇敢地与他们搏斗,当赛克斯抡起棍子要痛打奥利弗时,她忽然冲上前去,把棍子从赛克斯手中夺下来,往火中一扔,用力之猛,竟使几块烧红的煤从炉内飞溅出来撒了一地。她拼命地用脚跺地,并扬言谁敢再碰奥立弗,她就和谁拼命。她很懊悔不该帮助费金一伙把奥利弗带回到贼窝来。后来,当她听说受伤的奥立弗被赛克斯抛弃在沟里时,她却希望奥立弗死在沟里。宁死胜于苟活!要是从此再也见不到那孩子,她将感到高兴,知道最坏的已成为过去;一看见他,南希就恨自己,恨费金他们所有的人。为了生存她不敢违抗费金等人,但内心痛恨作贼。南希萌生“闭上眼睛就烦恼皆无”的心理,正是其力图摆脱罪恶却又无助的情境所致。心地善良的南希此时感觉生不如死,着实令人心痛。
三、机智勇敢
当南希下定决心救奥立弗时,一个机智勇敢的女孩便跃然纸上了。当费金和蒙克斯(奥立弗同父异母的兄长)密谋怎样对付奥立弗时,南希假装烂醉如泥,偷听到他们的秘密后,她披上斗篷,戴好软帽,影子象一阵风从护壁板上飘过去!她的胆量与机敏这一情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