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褪黑素及其在改善睡眠的发展
食安082 蔡婷婷 2083608201
摘要:褪黑素是大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荷尔蒙,它对人体有多种功效,对人体内分泌的支持与调节作用,抗氧化作用,延缓衰老等,其中最显著的作用是改善睡眠,褪黑素通过激活受体发挥生物作用,并进一步影响睡眠睡眠质量。
关键词:褪黑素;睡眠;发展
Melatonin and its development in improving sleep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082 Cai Tingting 2083608201
Abstract:Melatonin is a hormone secreted by the pineal gland brain, it has a variety of effects of human, on the human body the support and regulation of endocrine, antioxidant, anti-aging etc,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role is to improve sleep, melatonin biological effects by activating receptors, and further affect the sleep quality of sleep.
Key words:Melatonin;Sleep; Development
褪黑素,又黑素细胞凝集素,俗称脑白金,是存在于从藻类到人类等众多生物中的一种荷尔蒙,它在生物中的含量水平随每天的时间变化而变化。
在高等动物中,褪黑素是由视网膜,眼部晶状体,胃肠道及松果体(位于脑部)中的松果体细胞制造的。人的松果体是附着于第三脑室后壁的、豆粒状大小的组织。松果体在我们幼年时体积最大,随着年龄增长,便逐渐钙化、萎缩。松果体会根据所接收到的光量多少来决定褪黑激素分泌的量,藉由对光的敏感度,松果体充当了人体内的一个「时钟」,掌控着每天苏醒和睡眠的时间。人体在夜间睡眠时,会分泌大量的褪黑激素,通常在夜间11时至隔日凌晨2时分泌最为旺盛,清晨以后的分泌量则急遽下降。褪黑激素在体内的浓度也与年龄有关,一般而言,自出生三个月后开始上升,六岁时达到最高峰,青春期之后,褪黑激素的浓度则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
褪黑激素的分子式为C13N2H16O2,分子量232.27,熔点116℃~118℃,化学名称为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虽然化学结构简单,但是在人体内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监视着体内各种腺体、器官的运作,指挥各种荷尔蒙维持在正常的浓度;它可以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得血压下降、心跳速率减慢、降低心脏负担;它能够减轻精神压力、提高睡眠品质、调节生物时钟、缓解时差效应,而且具有加强免疫功能、抵抗细菌病毒及预防癌症、老年痴呆症等多种疾病的功效。
褪黑激素是由负责神经传输功能的血清张力素转化而来。白天时,人类有意识的活动极为活跃,心灵动荡散乱,需要更多的血清张力素来供应神经细胞;而到了晚上或静坐时,情形就恰恰相反,有意识的活动变少了,因此有更多的血清张力素转化为褪黑激素。可是一旦眼球见到光,褪黑激素的合成就会被抑制住了,这就是为什么夜班工作者、深夜开灯睡觉者,免疫功能可能会下降,也较易罹癌的原因。美国有两项研究发现,深夜明亮的灯光会减低女性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和增加雌激素的水平,这使得夜班工作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机率增加。对于猝死儿的研究也发现,有些猝死儿的松果体发育不全,脑部的褪黑激素量过低,脑部无法处理自由基,使得自由基对脑部造成伤害。另有一项儿童及成年人忧郁症的研究发现,精神病的病人其体内褪黑激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的人。
褪黑素能够系统的调节睡眠机制,环境光照周期的光信息(昼夜节律)经视网膜传递到体内生物钟起搏点——间脑视交叉上核(SCN),SCN通过调控松果体分泌褪黑素。褪黑素则作为光信号的载体,通过受体介导、调控体内睡眠觉醒生物节律与外界昼夜节律同步。褪黑素的分泌昼低夜高(夜间高于日间1~2倍),与光亮周期、睡眠生物节律性一致。因其具有镇静、诱导睡眠作用,所以褪黑素被称为生理性催眠剂。褪黑素需通过激活受体发挥生物作用。褪黑素受体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超家族成员,广泛存在于神经系统的SCN、海马、小脑皮质、前额叶、基底节、黑质腹侧被盖区、伏核等,以及视网膜、血管、乳腺、肝、肾、胃肠道和性腺等其他系统的细胞膜和细胞核内。褪黑素激活受体介导胞内cAMP、cGMP、Ca2+、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醌还原酶等信使改变。人类褪黑素受体有MT1、MT2和MT3三个亚型。MT1高度聚集在SCN、丘脑神经核等部分,调节睡眠;MT2涉及昼夜节律;M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