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ACCALAURéAT GéNéRAL ET TECHNOLOGIQUE
SESSION 2010
OPTION INTERNATIONALE DU BACCALAURéAT
éPREUVE SPéCIFIQUE DE MATHéMATIQUES EN CHINOIS
国际班专业考试——中文数学考试(理科)
Lycée Claude Monet (Académie de Paris)
一)中国古代数学文化及计量单位(5分)
1、计量单位米与厘米的比为( )
A.10:1 B.1:100 C.100:1 D. 1000:1
2. “子时”对应的时间是 ( )
A. 0点, B. 0点 2点, C. 23点 1点, D. 1点 3点
3、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是中国( )时期的数学家;
A.唐朝 B.南北朝 C.三国 D.周朝
4、系统研究幻方的第一人是我国古代数学家( )
A.杨辉 B.祖冲之 C.李冶 D.刘薇
5、元宋数学四大家为( )
A. 祖冲之、秦九韶、李治、 朱世杰 、 B.杨辉、秦九韶、李治、朱世杰
C. 刘薇、 秦九韶、祖冲之,朱世杰 、 D.贾宪、秦九韶、李治、杨辉
6、“杨辉三角”出自杨辉编著的( )一书中
A.《日用算法》 B.《详解九章算法》
C.《续古摘奇算法》 D.《乘除通变本末》
7、杨辉在《续古摘奇算法》中介绍了九宫图构造方法:“九子斜排,上下对易,左右相更,四维挺出”。请以2 10九个数为例向考官口头解释此构造方法并摆出一个九宫图(即组成一个正方形,使每行, 每列及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字之和都相等)
二)软件操作与解答题(第8题7分,第9题8分,共15分)
8、圆O是一个以点O为圆心,R(正常数)为半径的圆,A是圆O外一定点且AO=4R,点Q是AO上的点且满足AQ:QO=4:1,点B是圆O上的动点,∠AOB的角平分线交AB于点M,当点B在圆O上移动时,记点M 的轨迹为F。
(1) 用几何软件根据题意作出F图。
( 向监考老师展示所作图形)
(2) 对QM与OB的位置关系进行推测。(写出结果与理由)
(3) 对轨迹F的图形进行推测。(写出结果与理由)
9、在一次中学生运动会上,参加高一男子跳高的A组15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
成绩(米) 1.50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人数 2 3 2 1 4 1 1 1 (1)写出A组运动员成绩的众数,中位数、下四分位数。
(2)用“Excel” 计算A组运动员成绩的平均数、方差、标准差。
( 向监考老师展示计算结果 )
(3)用“数学方法”计算A组运动员成绩的平均数、标准差。
(4)现知参加高一男子跳高的B组15名运动员的成绩平均数为1.692米,标准差为2.41431米,请问哪一组运动员的跳高总体水平较好?
( 向监考老师口述你的结果与理由 )
(5)画出A组15名运动员成绩的频率分布表。
答案
一)中国古代数学文化及计量单位(5分)
1、计量单位米与厘米的比例为( C )
A.1:100 B.1:1000 C.100:1 D. 1000:1
2. “子时”对应的时间是 ( C )
A. 0 点, B. 0 点 — 2 点, C. 23 点 — 1 点, D. 1 点 — 3 点
3、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是中国( B )时期的数学家;
A.唐朝 B. 南北朝 C.三国 D.周朝
4、系统研究幻方的第一人是我国古代数学家( A )
(A)杨辉 (B)秦九韶 (C)李冶 (D)朱世杰。
5、元宋数学四大家为( B )
A. 祖冲之、秦九韶、李治、朱世杰 、 B.杨辉、秦九韶、李治、朱世杰
C. 刘薇、 秦九韶、祖冲之、朱世杰 、 D.贾宪、秦九韶、李治、杨辉
6、“杨辉三角”出自杨辉编著的( B )一书中
(A)《日用算法》 (B) 《详解九章算法》
(C) 《续古摘奇算法》 (D) 《乘除通变本末》
7、杨辉在《续古摘奇算法》中介绍了九宫图构造方法:“九子斜排,上下对易,左右相更,四维挺出”。请以2-10九个数为例向考官口头解释此构造方法并摆出一个九宫图(即组成一个正方形,使每行, 每列及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字之和都相等)
将2--10九个数字依次斜着排三行,将上面的2和下面的10对调,左边的8和右边的4对调,再将四面的5、3、9、7分别向外移动,就构成了九宫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