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无锡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DOC

桥梁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无锡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DOC

  1. 1、本文档共2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桥梁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编号: SZ-DL-02-2010 编制: 郑志飞 审批: 贺建端 无锡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0一0年十月 目 录 2-1桥梁工程施工测量工艺标准 1 2-2桥梁明挖基础、基坑回填施工工艺标准 8 2-3桥梁钢筋施工工艺标准 14 2-4桥梁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33 2-5钢筋混凝土墩台施工工艺标准 53 2-6砌石墩台施工工艺标准 66 2-7钢筋混凝土盖梁施工工艺标准 76 2-8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工艺标准 96 2-9桥梁支座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125 2-10预制梁、板吊车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133 2-11预制梁、板双导梁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145 2-12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预制工艺标准 163 2-13、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预制工艺标准 187 2-14预应力混凝土真空灌浆施工工艺标准 212 2-15桥面混凝土铺装层施工工艺标准 218 2-16桥梁伸缩装置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228 2-17现浇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施工工艺标准 234 2-18桥面APP卷材防水施工工艺标准 242 2-19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247 2一1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工艺标准(201)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公路及城市桥梁工程施工测量。 2 施工准备 2.1仪器设备 2.1.1主要测量仪器:全站仪(测角精度不低于6″、测距精度不低于5mm+5ppm·D)。 2.1.2经纬仪(不低于J6)、水准仪(不低于S3)。 2.2辅助工具和材料 2.2.1工具及材料:对讲机、棱镜组、对中杆、水准尺、塔尺、钢卷尺、盒尺、大锤、斧头、木锯、墨斗、木桩、红漆、墨汁、铁钉、小线等。 2.2.2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等必须经有资质的计量检测部门检定合格。 2.3作业条件 2.3.1工程定位依据的平面控制点不得少于三个,水准点不得少于两个,资料齐全、有效。 2.3.2具备施工设计图纸及与测量相关的设计文件。 2.3.3测量人员必须具有测量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2.4技术准备 2.4.1审核设计图纸,勘查施工现场。 2.4.2编制施工测量方案,履行审批手续,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 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3.2操作方法 3.2.1测量桩位交接 3.2.1.1交接桩工作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或勘测单位向施工单位交桩,施工单位应由测量负责人接桩。 3.2.1.2交接桩应在现场进行,并附有桩位平面布置图、坐标和高程成果表等交桩资料,交接桩后办理交接手续。 3.2.1.3接桩时应检查桩位是否完好,交接桩数量能否满足定位测量需要,如果桥梁与在建道路连接时,应在连接处向桥区外多交至少一个坐标点,以便于和道路进行联测,并根据现场通视情况,向相关单位提出补桩加密的要求。 3.2.1.4接桩时应在现场进行桩位标注,并做好标记。 3.2.1.5接桩后应及时进行桩位保护,必要时可采取混凝土加固、砌井、钉设防护栏杆等措施。 3.2.2桩位复测 3.2.2.1接桩后依据设计图纸和交桩资料进行内业校核,检查成果表中的各项计算是否合格。 3.2.2.2控制桩的坐标复测应采用附合导线测量方法,高程复测应采用附合水准测量方法。复测精度不应低于原控制桩的测量精度等级。 3.2.2.3复测后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交桩单位联系解决,并向监理或建设单位提交复测报告,复测成果得到确认后方可使用。 3.2.3建立桥区控制网 3.2.3.1平面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网应根据地形、地貌和桥梁形状布设,小型桥梁可在原有导线网的基础上做适当加密形成桥区加密平面控制网,但应尽量形成直伸导线,以保障测量精度。特大桥、跨河桥或跨高速公路桥的平面控制网,可根据桥形和地形及施工要求布设成三角网或导线网。 (2)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定的三角点、二级以上的导线点及相应精度的GPS点,均可作为桥梁工程的首级控制。 (3)平面控制网通常采用导线测量、GPS测量和三角测量等方法测设。水平角测量采用方向观测法,距离测量宜采用电磁波测距,并应选用与控制网精度要求相应的等级。 (4)点位应设置稳定,控制点间通视良好,便于施测和长期保留。 (5)桥区平面控制网测设后应与道路平面控制网进行联测,并绘制点位布置图,标注必要的点位数据。 3.2.3.2高程控制测量 (1)首级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环形或附合水准路线,并与道路高程控制网联测。 (2)2000m以上的特大桥一般为三等水准测量,1000~2000m的特大桥为四等,1000m以下的桥梁为五等。 (3)在多丘或山地不便于进行水准测量时,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其精度应满足相应等级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4)高程控制点应布设在土质坚实、便于施测的地方,并定期复测。 3.2.4桥梁墩、台定位 3.2.4.1桥梁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