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高速增长态势,被WHO称为21世纪的“流行病”。那么,导致糖尿病激增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一. 遗传因素:
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有关,欧美等国家白种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3%~10%,而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印度及中国移民的患病率可达15%~20%。提示,中国人可能属于易患糖尿病的种族。过去,糖尿病的患病率之所以不高,主要是缺乏发病的环境因素,这可以用“节约基因”学说得到解释。因为那时候老百姓生活贫困,人们为了能适应当时的艰苦环境,久而久之体内逐渐产生了一种善于储存能量,以度荒年的所谓“节约基因”。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这种“节约基因”对人生命的延续是有益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节约基因”将人们摄入的多余营养在体内储存起来,导致肥胖和糖尿病。一般说来,2型糖尿病的遗传性比1型糖尿病更明显,母亲有2型糖尿病,其子女患病概率约为20%;父亲有糖尿病,子女患病概率约为15%;父母均有2型糖尿病,子女则约有25%患病。需要指出的是,糖尿病的遗传主要是一种易患倾向,至于是否发病或何时发病,与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
二. 平均寿命延长:
随着年龄的老化,胰岛分泌功能逐渐衰退,因此,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解放前,我国人均寿命为30几岁,而目前人均寿命已接近70岁,其中60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分别超过了10%和7%。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糖尿病患者剧增的另—个重要原因。
三. 保健意识增强:
经济收入的增加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使人们对糖尿病的警惕性也提高了,如没有自觉症状进行血糖检查,因而糖尿病在体检被发现者明显增加。同时,由于有了更加便捷、先进的检测手段,使糖尿病的诊断率大大提高。
四. 生活水平提高: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餐餐精米白面,顿顿大鱼大肉,肉蛋奶吃得过多,粗粮、蔬菜吃得太少,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使糖尿病队伍空前壮大。
五. 不健康生活方式:
相对于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的健康保健知识滞后,餐餐肥甘厚味,出门以车代步,加上热量摄入过剩,运动量严重不足,以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心理应激增加,这些因素均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六. 肥胖因素: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肥胖与糖尿病有很大关系。肥胖者体内的脂肪总量增加,而脂肪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使之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最终发生糖尿病。据调查,有60%~ 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都属于肥胖体型。
文档名称 文档密级
2004-11-12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1页, 共2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