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5 卷第 1 期 水 道 港 口 Vol.35 No.1
2014 年 2 月 Journal of Waterway and Harbor Feb. 2014
大型海岸工程对水流和泥沙运动的影响研究
张 1, 1, 1, 1, 2
玮 刘 燃 钱 伟 李 泽 张 婧
(1.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南京 210098 ;2.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
限公司,上海 200061)
摘 要:在淤泥质海岸建设大型海岸工程,会对周边海域的水沙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文章以连云港为例,
应用波浪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了连云港海域大型海岸工程实施后对于水流泥沙运动的影响。研
究结果表明:连云港区、徐圩港区以及灌河口双导堤工程实施后,工程区以外的大范围海域潮流场和含沙
量场基本没有改变,变化主要集中在工程区和工程区附近近岸海域,总体呈现出动力减弱、含沙量减少的
趋势。
关键词:大型海岸工程;水沙环境;工程影响;近岸区
中图分类号:TV 142 ;O 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8443 (2014)01-0001-07
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型海岸工程建设正面临一个崭新的局面。自然条件较好
的岸线已基本开发完毕,剩余岸线中淤泥质海岸占有较大比例。淤泥质海岸水浅坡缓,受风浪作用明显,水沙
运动复杂。为了开发利用淤泥质海岸的深水岸线资源,通常做法是修建环抱式防波堤,而且需要突出于海岸
线一定距离才能满足港区防浪挡沙、防淤减淤的目的[1]
。
对于近岸海域修建大型海岸工程所引起的水沙环境变化和冲淤演变,前人已做过不少研究。程琪等[2 ]
对比分析了连云港西大堤工程建成前后港内水域自然条件,提出工程后海湾内潮流运动和回淤量明显减弱。
李孟国等[3 ]模拟了温州中心渔港防波堤建造前后的潮流场,分析了防波堤修建对潮流场和冲淤变化的影
响。王义刚等[4 ]从三沙湾潮流数学模型入手,计算泥沙冲淤情况,研究了围垦工程对湾内深水航道以及有关
区域的影响。陆永军等[5 ]应用二维泥沙数学模型,研究了曹妃甸港区围垦方案对水动力环境和底床冲淤的
影响问题。李孟国等[6 ]就连云港港扩建对田湾核电站已建取排水工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扩建工程将
使附近水域水动力条件减弱,成为泥沙促淤环境。王林素等[7 ]建立了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了围垦工
程的实施对温州近海及河口悬沙场分布和海床冲淤演变等方面的影响。解鸣晓等[8 ]建立波流共同作用下的
泥沙数学模型,研究了连云港口门防波堤建设对年平均含沙量场及进港航道回淤的影响。张玮等[9 ]采用经
验公式对灌河口拦门沙整治工程后的岸滩演变进行了预报,结果发现东导堤根部和西测海域回淤较大。张玮
0 ]
等[1 利用杭州湾海域潮流数学模型和海床冲淤计算方法,分析了工程对潮流运动的影响,预测了海底输油
管线沿线海床冲刷的发展趋势。但是,上述这些研究主要针对单个工程对周围海域的影响,对于多个工程对
周围海域水沙环境的综合效应鲜有报导。
本文以连云港海域为例,利用二维波浪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模拟计算连云港区、徐圩港区以及灌河口双
导堤工程等大型海岸工程实施后连云港海域的水流泥沙运动情况,分析多个大型海岸工程对于周边海域水
沙环境的综合影响,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收稿日期:2013-05-20 ;修回日期:2013-06-20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2012AA112509)
作者简介:张玮(1958-),男,山东省青岛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港口航道工程研究。
Biography :ZHANG Wei (1958-),male ,professor.
2 水 道 港 口 第35 卷第1 期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