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10期房地产业要参.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第10期房地产业要参

会员资料 仅供参考 房 地 产 业 要 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 主办 2014年03月10日(第10期) 本期要目 楼市格局应“看中间”近200亿房地产产权项目挂牌待售2014是中国购房焦虑年房地产业迎来产业地产时代 10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升级楼市调控应转为防范房价下跌2013年1-12月云南省房地产市场运行分析“以房养老”国外遇冷 21 每周报告:2013年1-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分析      本周分析 本 期 评 论 楼市格局应“看中间” 杭州楼市“一声咳嗽”,全国楼市会“感冒”?一时间,“楼市崩盘论”甚嚣尘上,而且无不将杭州作为例证,一场“看空者”的反击战正在打响。 当我们谈论“中国楼市”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适当分类。根据城市大小及其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重要性划分是较为流行的作法。在这个意义上,一线,二、三线,三、四线城市的划分成为考察中国楼市最基本的标尺。尽管有此划分,但当人们谈论楼市的时候,却更习惯于整体性思维,动辄就是“中国楼市还要再涨十年”、“楼市将崩溃”等等,这样整体性判断却让社会对楼市格局的看法更加片面与分裂,成为造成误解的根源。 如果不是有意视而不见,当前楼市“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是显而易见的。即房价过快上涨和较大幅度下跌的城市占比很小,过快上涨的无非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和个别二线城市,“跌跌不休”的说来说去也就温州、鄂尔多斯等数得过来的几个城市,更多的城市房价保持平稳或微涨状态。以2013年房价走势为例,北上广深四个城市房价涨幅超过20%,温州等少数城市房价下跌,其他的600多个城市房价平均涨幅不超过5%。 尽管楼市格局如此,但在日常讨论中,“两个小头”却被错位地当成是楼市的主流。看涨者、开发商不正是借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来影响公众预期吗?看跌者不也是从个别房价下跌城市来得出“楼市崩盘论”的吗?没有哪个领域将“以偏概全”表现得像在楼市观察中这样贴切。当然,个别城市的房价波动有其趋势性,但忽略为数众多房价趋稳的城市而紧盯着个别房价波动较大的城市,却非理性之举。 楼市格局“看中间”应该成为观察、谈论中国楼市的基础。唯有此,才可能发现“楼市暴涨论”“楼市崩盘论”中隐含的误解。当绝大多城市房价趋稳、投资隐匿的时候,如何能得出房价暴涨与楼市崩盘这样极端的结论?另一个被广为传播的误读是楼市调控成“空调”,实际情况如何?在持续的“增供限购”政策作用下,大多数城市房价维持在平稳水平,房价过快上涨的城市只是少数,不少城市还在为高企的库存发愁。 楼市远未到健康发展的程度,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楼市格局。无论看涨者和看跌者找到多少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楼市的大格局就摆在那里。中国楼市的参与者都知道,楼市趋势的继续或反转并非来自市场或他们的预测,而是来自于政策。于是乎,各色看法、判断甚至惊人言论无不是裹挟着民意打“影响政策”的主意。事实清楚不过,在认清楼市格局的基础上,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是当前稳预期稳房价的关键一招。而长期来看,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无可避免地将成为中国楼市发展的方向。 一 周 提 示 ◆ 国务院批复不动产登记联席会议制度 据国土部网站消息,国务院批复统一建立不动产登记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根据批复内容,该机制主要是协调解决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建立和执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研究提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建立的工作思路和政策建议;协调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宣传和舆论引导;研究不动产登记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起草修订;完成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等。联席会议由国土资源部、中央编办、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税务总局、林业局、法制办、海洋局等9个部门组成,国土资源部为联席会议牵头单位。 ◆ 2月全国主要城市楼市成交同比下调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重点监测的全国主要54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签约套数为13.56万套,同比2013年2月份下调13.8%。环比1月份下调幅度则达到35%左右。从城市来看,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等机构的数据统计,2014年2月份,北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含保障房)网签总量为2221套,环比上月下跌68%,与去年2月同期的网签量相比下跌了59%,交易量创近7年来新低。剔除保障房后,2月份北京全市纯商品住宅交易量为1525套,环比上月下跌69%,与去年2月同期的交易量相比下跌了64%。 在价格方面,中国指数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14年2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显示,2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960元/平方米,环比上月上涨0.54%,但涨幅较上月缩小0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