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 卷 第5 期 过 程 工 程 学 报 Vol.4 No.5
2004 年10 月 The Chinese Journ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 Oct. 2004
碳气凝胶的常压干燥制备及结构控制
秦仁喜,沈 军,吴广明,周 斌,王 琴,倪星元,郭艳芝
( 同济大学波耳固体物理研究所,上海 200092)
摘 要:研究了碳气凝胶在常压条件下的制备过程和干燥方法. 用扫描电镜、比表面测量仪及孔径
分布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与测试. 通过改变催化剂和溶剂的用量,可以实现碳气凝胶的颗粒直径
及孔洞由纳米到微米级的连续调节. 通过降低催化剂浓度并以丙酮进行溶剂替换,成功实现了碳气
3 2
凝胶的常压干燥. 常压干燥样品具有250~650 kg/m 的低密度和250~550 m /g 的高比表面积. 分析
了其溶胶凝胶反应机理,围绕毛细压力和材料强度等方面探讨了其常压干燥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碳气凝胶;常压干燥;毛细压力
中图分类号:TQ1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6X(2004
1 前 言
碳气凝胶是一种多孔网络状的非晶碳材料,一般通过高温碳化有机气凝胶而得到. 以间苯二
酚(Resorcinol)与甲醛(Formaldehyde)经溶胶凝胶反应生成的有机气凝胶(简称RF 气凝胶)具有孔洞
率高、比表面积大和密度变化广等优点,是迄今为止常温常压下热导率最低的固态材料[约 0.012
W/(mK)][1]. RF 气凝胶碳化后生成的碳气凝胶(即CRF 碳气凝胶)不仅继承了RF 气凝胶的大部分优
点,而且具备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在超级双电层电容器、可充电电池、燃料电池、分子筛、海水
[27]
淡化及催化剂载体等方面极具应用潜力 ,因而成为一种应用前景相当广阔的新型碳素电极材料.
[6]
经溶胶凝胶反应生成的RF 有机湿凝胶一般要通过超临界干燥工艺 处理,增加了实验的成
本和风险,严重制约了碳气凝胶的实际应用. 目前为了获得常压干燥的碳气凝胶,主要采用掺入纤
[25]
维来提高材料强度的方式制备碳气凝胶 ,往往只能得到薄膜样品. 本工作研究了碳气凝胶块体
材料的常压干燥制备过程,讨论了其实现常压干燥的途径.
2 实 验
2.1凝胶的制备
将间苯二酚与甲醛以 1:2 的摩尔比混合,以碳酸钠为催化剂,再加入去离子水作溶剂,搅拌
o
均匀,密封后置入烘箱中,分别以25, 50 和90 C 处理1, 1 和3 d,最后生成RF 湿凝胶. 间苯二酚
与催化剂的摩尔比简称R/C 比,实验中分别取500, 1000 和1500 等数值;间苯二酚和甲醛占总溶
液的质量分数简称M 值,实验中分别取20, 30和40等数值.
2.2溶剂替换
用丙酮进行溶剂替换,浸泡样品 3 次,彻底替换样品中的水和其它杂质,然后在室温常压条
件下干燥,待丙酮自然挥发干净后,即可得到干燥的RF 气凝胶.
收稿日期,修回日期:2003 1225
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02ZE14101);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资助项目(编号: 0216nm035);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德国大众汽车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秦仁喜(1979) ,男,湖北省洪湖市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纳米多孔材料的研究.
430 过 程 工 程 学 报 第4 卷
2.3高温碳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