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环氧丙烯酸酯研发.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种环氧丙烯酸酯的研发 罗侃,葛文成,马希海,曹磊(江苏三木集团 江苏宜兴 214256) 摘要:研究了特种环氧丙烯酸酯在生产扩大化条件下关键工艺参数,使用自主研发的新型催化剂,使其卤素含量、分子量及分布等满足电子等领域要求。为了有效地控制生产扩大化后带来的反应热问题,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良。 0 引言: 环氧丙烯酸酯(expoxy acrylate,E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光固化低聚物,是由环氧树脂和(甲基)丙烯酸酯化而制得。按其结构类型不同,可分为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酚醛环氧丙烯酸酯、环氧化丙烯酸酯和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其中以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最为常用,用量也最大。 双酚A丙烯酸酯在低聚物中式光固化速率最快的一种,固化膜具有硬度大、高光泽、耐化学药品性能优异、较好的耐热性和电性能,加之来源方便,价格便宜,合成工艺相对简单,因此广泛用作光固化涂料、油墨和胶黏剂等领域。 但传统的环氧丙烯酸酯不能满足在电子元器件、光盘印刷等领域的使用。沙多玛等国外知名光固化企业,已经将环丙酯成功转型,使用于高档领域。据报道,长兴、KCC等公司提出将辐射固化的重心转移到电子、油墨、光纤和光固化成型等高附加值领域。所以,对卤素含量、分子量及分布和玻璃化转变稳定等有更高要求。 本文选用特定的环氧树脂,配合新型催化剂,研究了特种环氧丙烯酸酯在生产扩大化条件下关键工艺参数,制备了低卤素、分子量分布均匀的特种环氧丙烯酸酯,可应用于电子、光纤和印刷等领域。 实验部分 实验使用的主要原材料 环氧树脂828(E-51):江苏三木公司;丙烯酸:工业级;新型催化剂:自主研发;三乙胺:工业级; 作者简介:罗侃,现任三木公司光固化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光固化树脂研发及产业化。2 通讯地址:江苏宜兴市官林镇三木路85#,luokan919@苄基三乙基氯/溴化铵:工业级;阻聚剂 作者简介:罗侃,现任三木公司光固化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光固化树脂研发及产业化。 2 通讯地址:江苏宜兴市官林镇三木路85#,luokan919@ 实验装置 四口烧瓶;电加热套;温度计;滴液漏斗;光固化机,电导率测定仪等 实验步骤: 具体见3.4中论述。 检测方法及标准 酸值 用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直接滴加样品的苯醇溶液,测定反应酸值,公式为:Av = (V – V0)*56.1*C/m,单位为mgKOH/g;残余酸值率以P表示,定义为反应至某时刻测得的酸值与起始值之比,(1-P)即为丙烯酸转化率。 简易残留环氧值测定 将试样溶于盐酸—丙酮溶液中,摇匀后放置暗处,加入混合指示剂,用0.15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以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德体积来计算环氧值。 产品粘度测试 使用NDJ系列粘度测试仪,测试条件为:60℃,4#转子 固化成膜 将合成的特种环氧丙烯酸酯、光引发剂和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均匀涂布于马口铁片上,以光固化机照射固化成膜。 实验机理 含端双键的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 在无催化剂存在时,环氧基与羧基的反应温度高达200℃以上,但由于双键有着热聚合的可能性,反应温度不能过高,时间也不适宜过长。在这样的情况下,催化剂的添加尤为重要,对催化剂选取也很重要。我们选择了市面上常用的三乙胺、苄基三乙基氯/溴化铵和自主研制的新型绿色催化剂做比较,研究了反应温度、保留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从而选择较为合适的树脂配方。 预聚物合成路线如下: 合成机理为:催化剂中的有效基团首先与环氧基形成氧鎓离子,丙烯酸分子进攻该氧鎓离子发生环氧基开环反应。氧鎓离子周围取代基体积大小势必影响第二步的亲核进攻。酸分子中羧基氧上的电荷密度也将影响这一反应,电荷密度越大越有利于反应。 可能发生的副反应 另外反应温度过高时,丙烯酸上的羧基可与部分含端丙烯酸酯的环氧树脂的仲羟基反应,故副反应为: 结果与讨论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及表观活化能 使用自主研制的新型催化剂,环氧树脂828与丙烯酸按制定配方比进行反应。反应不同时间取样,测定体系的酸值,残余酸值率P定义为反应至某时刻测得的酸值与起始酸值之比。在不同的温度下测定P与时间的关系。计算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对应的ln(1/P)的值,见表3.1,绘制P于t的关系图,及ln(1/P)于t的关系图,分见图3.1与图3.2。 表3.1 不同温度和不同反应时间下的P与ln(1/P) (用新型催化剂) t/min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270 105 P 1 0.659 0.535 0.426 0.339 0.266 0.214 0.167 0.121 0.091 ln(1/P) 0 0.417 0.625 0.853 1.082 1.324 1.524 1.790 2.112 2.397 110 P 1 0.649 0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