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前期气象学.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前期的气象学 第一节西方传来的气象学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后,十七世纪上半叶,发明了温度表、气压表,不久又发明了多种湿度表、风速表、雨量器。由此,意大利一实验学院得以于1653年建成一个由7 个站组成的气象观测网。不少欧美国家开始观测。哥伦布的航海以及欧洲至东亚海运航路的开拓对欧洲工商业有很大推动,引起了对气象情报的客观要求。科学仪器的发展使得十七八世纪的科学家们研究出一些基本的物理学定律,由此才能取得对气象现象的深入认识。   1780 年德国帕拉替那气象学会组织了一个由40 个站组成的标准化气象站网,包括一些其他欧洲国家的站和少数美国的站,仪器近似,有统一的规范。15 年后因战争而停办。以后许多国家的气象台站逐渐增多。工商业、海运的发展,要求有可靠和经常的天气情报。1853 年首次国际气象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主要讨论海洋气象问题。这是国际气象工作合作的开始。   气象站网有了进展才能分析较大区域中天气的分布和变动。1820 年德国莱比锡一位气象学家分析了1783 年的天气,并开始绘制天气图。虽然都是事后很久的分析,但看出有很大的潜在用途。要用天气图作出及时有用的天气预报,需要更多的站并解决通讯问题。20 多年后,1843 年摩尔斯发明了电报,1850 年美国绘制由电报传输的天气图,5 年后法国也开始绘制。   清朝的海关自1876 年开始,于八十年代初步建起一个主要在沿海的观测网,这是由英国人包办和控制的。真正由本国建的完全没有,相反,外国纷纷入侵并设置气象台站。民国初的9 年中,中国政府部门开始设了少量台站,但多未能持久。   中国人民于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累积了许多知识和经验,有不少学者提出理性认识。气象季节变化与生物关系(物候)的知识以及在农事上的应用,夏代就开始有所总结,到两周已有专著。自南北朝起,对气象与多种农业问题关系的知识及其应用已写入农业专著,并在多种重要农书中扩大和更新。很多学者、医学家、航海家记录和观察种种天气现象,并探讨其成因,如庄周、王充、沈括、朱熹等提出过不少理性看法。南朝刘宋时就已有对台风的描述。明末外国教士开始介绍西方的气象知识,1674 年开始有西方初期气象仪器的介绍,1871 年已有关于气象学原理的译本。但在封建统治下,却没有引起清廷的重视。 第二节列强在中国设立的气象台站 早期法、俄在北京的活动十八世纪中叶就有法国人在中国进行气象观测。耶稣会士宋君荣(Gaubil, Antoine Peter,1689—1759)和钱德明(Amoit,Jean JosephMarie,1718—1793)精通满文,获得清廷信任。宋君荣1743 年曾在北京进行气温观测。钱德明于1757—1762 年首先在北京进行6 年项目完整的观测。1841 年俄国教会在北京设立一测候站,1850 年扩充改称北京地磁气象台,1867 年改属彼得堡科学院,俄著名科学家傅烈旭(H.Frische)为台长,连任16 年。在1841—1914 年这74 年中多次停顿,仅存29 年气温记录,降水量存54 年记录。   俄国在新疆的考察1868 年俄国人布耶可夫斯基曾在天山进行观测。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三次来新疆,从伊宁深入内地沿途观测,到达哈密和罗布泊。1893 年俄国人罗波洛夫斯基到达鲁克沁设站观测(1893 年12 月—1895 年12 月)。同年俄国人克莱得茨曾对阿勒泰一带观测。1906 年6 月奥地利动物学家楚格迈尔曾到和田克孜勒山口观测。 法国在上海设徐家汇观象台法国早在1840 年就筹划在江南设一观象台。1853 年3 月新建成上海董家渡天主堂,1865 年法国教会派曾受过气象培训的神父到董家渡建观象台进行观测。1847 年上海徐家汇耶酥会会所建成,新建的徐家汇观象台于1872年12 月开始接替董家渡观测。次年在肇家浜(今蒲西路)新址观测。气象方面的成就有: (1)项目完全的地面气象观测连续77 年无中断,为全国之最。   (2)1879 年8 月初成功地预报了一次台风将临近上海,受到租界当局和舰只的赞赏和鼓励。1895 年9 月绘制第一张地面天气图。预报台风和海上大风有了依据。   (3)1884 年9 月租界当局建成外滩信号台,每日悬挂长江口和上海港风情旗帜信号。1906 年起信号扩大到表示海域分区大风、台风和低气压情况。1911 年起增加夜间灯信号。   (4)1914 年5 月起,通过法租界无线电台,每日两次发布海区天气实况和预报及授时信号,扩大了海洋服务面。   (5)收集各地天主教堂的气象观测记录。   (6)出版:《观测公报》,包括本台详细气象记录和地磁记录(1872—1941);《月报》,包括海关各观测点和教会的气象要素月值统计(1913—1943);科学研究报告。   俄国在东北的观测网1891 年《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