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卷 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第2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课件.ppt
考点一 考点二 第十一章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第2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 2.碳循环 (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主要为 和碳酸盐。 (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 。 化学元素 生物群落 全球性 相互依存 载体 动力 CO2 含碳有机物 (3)填写碳循环模式图 图中:① ;② ; ③ ;④ ; ⑤ ;⑥ 。 (4)循环过程 ①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的循环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是通过 作用、 作用实现的。 ③碳返回到无机环境则是通过 和 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实现的。 3.温室效应 (1)形成原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 含量迅速增加;植被破坏,降低了对大气中 的调节能力,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2)影响:导致 ,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3)缓解措施: ,增加绿地面积;减少 ;开发 。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摄食 呼吸作用 燃烧 分解作用 CO2 光合 化能合成 呼吸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O2 CO2 气温升高 植树造林 化石燃料的燃烧 清洁能源 【教材深挖】 1.既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循环的,那为什么农田生态系统还需要经常施肥呢?请说出你的理由。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是在生物圈内进行的。农田是一个相对范围较小的生态系统,物质不一定能实现循环,同时农田中不断有粮食作物的输出,因此需要不断施入肥料。 (1)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并简述判断的理由。 甲和丁之间有双向箭头,且其他几种成分都有箭头指向丁,所以丁为大气中的CO2库,甲为生产者;甲和乙都有箭头指向丙,所以丙为分解者,则乙为消费者。 (2)碳在甲、乙、丙之间的流动形式是什么?在甲(或乙或丙)与丁之间的流动形式又是什么? 碳在甲、乙、丙之间的流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在甲(或乙或丙)与丁之间的流动形式是CO2。 (3)图中的字母分别表示什么过程? 2.下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 b代表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d和c代表细胞呼吸,f代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a代表捕食,e和g代表动植物的遗体、排出物等提供给分解者。 1.(2017山东德州陵城一中摸底,32)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A→B→C B.③⑥⑦都属于细胞呼吸 C.碳循环具有全球性,氮循环不具有全球性 D.提高③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B是生产者,A是分解者,C是消费者,食物链一般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碳循环和氮循环都具有全球性、反复流动、物质不灭性。提高④光合作用过程有利于维持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平衡。 B 2.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解析】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A正确;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碳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B错误;E为化石燃料,若对此过度开发利用会导致温室效应的产生,C正确;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是能量的载体,D正确。 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 B.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碳在各成分间以CO2的形式传递 C.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 B 3.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解析】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是分解者;能量流动只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循环利用;该模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C 对物质循环过程相关图解的识别 (1)碳循环过程示意图 (2)将上图换成字母,如下面三种变式图。据图判断A、B、C、D各代表哪种成分。 ①图1——先根据双向箭头判断:A和B应为生产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能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打造销售冠军60.ppt
- 打造高绩效销售团队--luojiya.ppt
- 扬州恒昌花园商铺物业的销售方案.doc
- 技术能力_营销能力对中小企业升级的影响机制_基于浙江纺织企业的实证.pdf
- 把自己打造顶尖销售冠军.ppt
- 投影机销售技巧培训.ppt
- 拉式看板系统.ppt
- 拓展渠道的销售技巧2.ppt
- 拓展训练专业销售训练.ppt
- 拓展训练顾问式销售技术.ppt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