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闽南方言源自中原古代汉语,保存了古汉语成份 - Amoy 厦门.DOC
閩南方言
河洛先民的足跡 1
閩南方言(河洛話)的分佈 2
悠遠的中原語音 2
(1) 聲母方面 2
(2) 韻母方面 3
(3) 聲調方面 3
(4) 閩南方言與日韓漢音 3
(5) 從古詩看古漢音 4
承傳千載的文字 4
(1) 保留漢字的原意: 4
(2) 保留古漢字/詞: 5
(3) 閩南方言與詩經的語言 6
一脈相傳的語法 6
臺灣省河洛話: 7
廈門方言中的外來語 8
河洛先民的足跡
中原漢人遷入今日的福建省東南部地區“始於晉, 盛於唐”. 晉唐以前, 今日的福建地區, 多為杳無人煙的荒無之地.
中原漢人第一次大規模移民入閩, 始於西晉末年. 西元308年,“五胡亂華”, 中原士族大舉南遷江左. 隨後﹐部份士族繼續南遷﹐進入閩江流域. 史稱“衣冠始入閩者八族, 林, 陳, 黃, 鄭, 詹, 丘, 何, 胡﹐ 是也”. “衣冠南渡”以後﹐晉安郡的人口激增一倍以上. 南遷的漢人帶來了晉代中原的漢音.
唐開元年間(西元669年), 光州人陳政, 陳元光父子率軍入閩﹐出鎮泉潮, 置漳州府. 以光州人為主的漢人﹐首次開墾今日的漳州﹐同安﹐廈門地區.
唐末, 黃巢禍起, 中原涂炭. 唐僖宗中和元年(西元881年), 光州人王潮, 王審知兄弟率五千光州子弟入閩, 據為閩王. 王氏兄弟治閩有方, 光州毫族紛紛隨之南遷入閩. 是為“光州五十三姓氏入閩”. 唐代中原的移民﹐使福建的人口因之激增10倍. 這波移民帶來了唐代的語音.
今日閩南地區的各大姓氏族譜﹐均有以上入閩的祥細記載.
晉唐的語音終於形成今日的閩南方言. 故有“河洛話” 之稱.
閩南方言源自中原古代漢語, 在語音, 語法, 詞彙方面保存了古漢語成份. 被語言學界稱為漢語的”活化石”. 閩南方言的文白異讀是閩南方言的重要特徵之一, 正反映出古漢語在閩南方言的遺留.
註﹕古光州﹐在今日河南省東南的固始縣地區.
閩南方言(河洛話)的分佈
今日的閩南方言(河洛話)分佈在﹕
* 福建省的泉州﹐漳州﹐廈門﹐龍岩地區.
* 臺灣省全省.
* 廣東省的潮州﹐汕頭地區﹐ 海南島﹐雷州半島地區. 浙江省南部﹐廣西省南部﹐江西省上饒﹐玉山地區均有閩南方言島的存在.
悠遠的中原語音
(1) 聲母方面
閩南方言的聲母有十五個, 不少聲母保留晉唐時期漢語的聲母特點. 上古漢語的19個聲母, 在閩南方言保留了15個. 上古漢語聲母的特點: 古無輕唇音, 古無舌上音, 古多舌音. 這些重要的古代漢語語音現象,閩南方言保存得很好.
(1) 沒有脣齒聲母 f-, 古 非敷奉聲母字口語音一部份讀 p-, 讀書音為 h- 即古漢語“輕脣歸重脣”
(2) 古 知徹澄聲母字, 多讀 t-, 即古漢語“舌上歸舌頭”
(3) 古 全濁聲母 並奉定從澄群字多讀為不送氣清聲母
(4) 古 匣聲母部份字讀 k- 或零聲母
(5) 古 照組聲母字與古精組聲母字混讀
(2) 韻母方面
閩南方言的韻母, 完整保存晉唐時期漢語音6個複音韻韻尾(鼻音韻尾和塞聲韻尾), 其中[-p]、[-t]、[-k] 是塞音,[-m]、[-n]、[-?]是鼻音. 如: 目(bak), 節(tsat), 深(tsim), 壓(ap), 入(lip).
沒有撅口呼韻母.
保存晉唐時期漢語韻部的讀音. 如: “虞”,“模”韻部在魏晉至隨唐時期均讀 o 音. “虎,蘇,故,姑,夫,許,甫,斧,午,吳,步,” 等字在閩南方言中依舊讀 o 音.
“尤”韻部在魏晉至隨唐時期讀 u.“有,舊,韭,舅,”等字在閩南方言中依舊讀 u 音.
“騎,蟻,寄,”等字在閩南方言中讀 ia 音;
(3) 聲調方面
閩南方言保留晉唐時期中古漢語八個聲調「平上去入各分陰陽」的特點.
(4) 閩南方言與日韓漢音
日本﹐韓國的漢字讀音﹐大多保存晉唐時期的漢音. 它門往往和同源於晉唐時期漢語 的閩南方言一致. 如:
三﹐心﹐雲﹐毛﹐乎﹐虎﹐福﹐丘﹐武﹐斤﹐文﹐南﹐兮﹐世﹐未﹐
韓漢音﹕sam ,sim, un, mo, ho, ho, bok, ku, mu, kun, mun, nam, he, se, mi,
(5) 從古詩看古漢音
. 因為許多原本應是押韻的字﹐ 用普通話讀並不押韻. 若以閩粵方言讀﹐卻往往能讀出韻腳(押韻). 如:
白居易賦的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詩中的韻腳是﹕ “榮﹐生﹐城﹐情.” 它門在普通話中並不同韻﹐但在閩南方言中﹐均同為 ing 韻.
承傳千載的文字
閩南方言字/詞有兩個特點:
(a) 保存古漢語的字/詞多. 許多方言字可從古籍中找到出處
(b) 單音節詞多
(1) 保留漢字的原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