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石型山崩危害范围划设之应用-防灾科技研究中心.PDF

落石型山崩危害范围划设之应用-防灾科技研究中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落石型山崩危害范围划设之应用-防灾科技研究中心.PDF

中興工程季刊.第112期.2011年7月.PP. 23-33 SINOTECH ENGINEERING CONSULTANTS,INC. .tw/journal/ 工 落石型山崩危害範圍劃設之應用 程 技 羅佳明* 鄭錦桐** 冀樹勇*** 紀宗吉**** 林銘郎***** 術 摘 要 本文主要以落石區危害範圍劃設與應用進行探討,而崩崖後退機制、崩退率、崖錐堆積發展均 與其危害範圍有關。然而,落石源頭區之崩落量甚難估算,且落石區之崖錐堆積與其影響範圍均曾 受人為擾動,故不易建置其影響範圍評估模式。鑒於此,本研究選取人為開發甚低之紅菜坪落石區 為研究區域,藉由多期地形圖與航照了解其崖線與堆積地形、影響範圍之變化;並設計物理模型進 行落石群堆積試驗,進而深入瞭解崖線崩退機制與崖錐堆積發展之關聯性,作為數值模擬比對之依 據。再以分離元素模擬軟體(PFC3D )進行物理試驗模擬比對與紅菜坪落石事件全尺度案例模擬, 藉此建立其影響範圍之形狀函數,期能作為後續國土規劃及落石防護工程設計之參考。 關鍵字:崩崖後退、崖錐堆積、物理模型、數值模擬、形狀函數 一、前 言 致之災害與威脅實不容忽視。 過去幾年許多研究曾針對既有崖錐地形進行 構成陡坡之節理岩塊受到重力作用,於邊坡 調查及量測,並進一步推估可能形成崖錐地形之 上以自由落體、跳動、滾動等運動型態,最終停 堆積過程及堆積趨勢(Blikra et al, 1998; Hinchliffe 置於坡腳之過程,稱為落石(Rockfall )。落石 et al., 1999; Curry et al, 2004 )。然經現地自然或 常因重力或運動碰撞作用,使岩石沿節理弱面分 人為長期的擾動,已甚難推估其實際堆積地形之 離成數個岩塊,並逐次崩落於坡腳形成半錐狀堆 變化過程。亦有研究曾探討崩崖後退之機制與行 積地形,稱之為崖錐(Talus );而與崖錐周緣分 為(Hutchinson et al., 2001; Obanawa and Matusukura, 離較遠之岩塊堆積範圍,即為落石影響範圍。近 2008 ),並建立二維幾何關係式,計算其崩退後 年來台灣地區大規模落石群災害事件頻繁(羅佳 之堆積地形。然落石群力學機制、落石運動過程 明等人,2007 ),諸如中橫馬陵隧道、花蓮長春 等相關因素極為複雜,故甚難單純以幾何數學模 祠、基隆市麥金路等落石災害事件(圖 1 ),導 式表示。另外,Scheidegger (1973 )、Evans 與 致山區重要聯外道路中斷及多處落石防護工程嚴 Hungr (1993 )曾以崖頂落石崩落最高位置至落 重毀損。尤以於台東知本、龍泉溪大量落石崩塌 石運動最遠距離點間之水平夾角定義為 Fahrbo- 形成堰塞湖與台北四獸山、紅菜坪源頭區大規模 schung 角度(F 角),由此量測並推估現地落石 崖錐堆積等事件,亦間接嚴重威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