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玉米苗枯病的研究进展与防治.doc
关于玉米苗枯病的研究进展与防治
关于玉米苗枯病的研究进展与防治
摘 要:总结苗枯病国内的研究进展,对该病的症状识别,发生规律进行调查,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制种玉米;苗枯病;防治
1 玉米苗枯病国内研究进展
玉米苗枯病是一种重要的玉米苗期病害,20世纪50年代国外就有报道[1-3]。国内1988年吴新兰首次报道在制种田发生该病[4],1989年该病在襄北地区制种田的黄早四病株率高达95.5%[5];1990年在浙江省部分县的山区春玉米大面积发生玉米苗枯病[5]。1992年辽宁省铁岭平顶堡乡因死苗毁种近千亩;1993年玉米苗枯病在鲁西地区杂交制种田严重发生[7];1999年山东德州市发病面积达2175万hm2,占玉米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重病田017万hm2,减产严重。关于玉米苗枯病的研究进展与防治,2009年山东各地玉米产区均有大面积发生。
1988年,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王桂跃等对玉米苗枯病发病因素进行了调查,通过病原菌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病原菌鉴定,确定该病害的病原为串珠镰孢菌中间变种,田间观察发现带菌种子是病害的初次侵染源,品种的抗病性、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是导致苗枯病发生的发病因素[4]。
1990至1992年,浙江省临海市农科所狄广信等研究证实浙江省发生的玉米苗枯病的病原菌以串珠镰刀菌中间变种为主,带菌种子和病土是本病的初侵染源,提出选用抗病品种、种子药剂处理和增施磷肥是防治玉米苗枯病的有效措施。
1999年,山东省德州市土肥站柳凤琛等对发病地块的气候、土壤、玉米生长状况以及品种情况进了综合调查,认为土壤的偏砂性对苗枯病的发生有直接作用;土壤钾的含量低,钾素供应不足是造成玉米苗枯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2001年,山东种子公司吴相德等调查发现该病的发生与品种无关。,河南农业大学谢慧玲、袁秀云等分别通过田间、室内两种接种试验,对玉米苗枯病抗源进行筛选,对玉米苗枯病的发病规律及其症状进行了研究,对抗性遗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组合对玉米苗枯病的抗性存在显著的差异,杂交种比相应的自交系具有较强的抗性;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苗枯病发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双亲的抗病性最好能够互补,使选育的玉米杂交种具有抗多种病害的能力。
2004年河南农业大学刘春元等选取7种常见农药,采用盆栽法对玉米苗枯病菌毒力和防效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供试药剂对玉米苗枯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一化学药剂对玉米苗枯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不完全一致。
2007年,河西学院农学系邢会琴等采用毒力测定法,对几种杀菌剂进行室内筛选。通过测定有效药剂的最低完全抑菌浓度(MIC),测定毒力(EC50、EC90),测定不同药剂组合安全性(玉米苗期植株的根重、茎鲜重、株高、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表明部分农药在室内测定对玉米苗枯病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但不能起到完全杀菌的作用;对玉米进行杀菌剂与种衣剂混合后包衣,在低温条件下能明显降低玉米苗期植株的根重、茎鲜重、株高、发芽率和发芽势,生产上使用农药时慎重选用合适的杀菌剂包衣种子。
2010年,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王丽娟等采用rDNA-ITS序列分析技术进行种类鉴定,在分子水平上明确东北玉米苗枯病病原镰孢菌的种类。
2011年,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何瑞等对引起山西昔阳县玉米苗枯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病菌rDNA-ITS的扩增与序列进行测定,测得序列与F.moniliforme同源性为100.0%。
2 玉米苗枯病的田间诊断
2.1 田间调查方法 在玉米出苗后至大喇叭口期对苗枯病进行系统调查。每3.3 hm2连片制种田为一个检查区,随机选5个样点,每点50株,记录玉米品种、土壤类型、发病的气候条件、发病的时间、发病的部位、症状特点、发病的叶片数,统计发病率和发病指数。
2.2 苗枯病田间症状 地上部分。叶片一般从二叶一心时开始表现症状,最初第一、二叶片的叶尖发黄,随病程的发展,逐渐叶尖、叶缘呈焦枯状,心叶卷曲,严重时心叶青枯萎蔫变黄,植株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干枯至枯死。关于玉米苗枯病的研究进展与防治,病株后期,茎基部节间出现水渍状腐烂缢缩,形成坏死环,易在茎基部节间整齐断裂,维管束变褐,叶鞘变褐撕裂。地下部分,根系发育不良,胚根根尖溢缩,维管束变褐,后扩展成一段或整个根系,根毛减少。为害轻的幼苗上部无明显症状;无次生根的幼苗枯萎死亡,潮湿时死苗基部近地面处产生白色粉霉;有少量次生根的幼苗则形成弱苗。
2.3 病情分级 病情分级为5级:0级为完全无病;1级为病株枯茎叶片占全株10.0%~25.0%,根系仅在根下部产生褐色坏死;2级为病苗枯茎叶占全株26.0%~50.0%,根系病变占整个根系的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市场营销组织、执行与控制.doc
- 关于平面设计的句子.doc
- 关于并购理论、评价及其应用.doc
- 关于并购风险形成机理与控制.doc
- 关于幼儿教育的名人名言.doc
- 关于广告媒体的分析.doc
- 关于广告策略调整的研究.doc
- 关于广播影视业的融资问题.doc
- 关于应战金融监管.doc
- 关于应用冻存后的去T细胞脐血作造血重建.doc
- 2025河北张家口启臻学校高中储备教师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广东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营科技园管理委员会第一次招聘政府雇员1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docx
- 2025国家自然资源部南通海洋中心(自然资源部南通海洋预报台)劳务派遣制用工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docx
- 2025广东韶关市新丰县国有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招聘有关事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docx
- 2025年乐山市沐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技术人员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广东深圳市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第二批招聘1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广西梧州市公安局第二批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6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法士特社会招聘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广东汕头大学医学院教务处医学教育拓展项目教辅人员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