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试验室2008年年报试验室简介组织.PDF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试验室2008年年报试验室简介组织.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试验室2008年年报试验室简介组织.PDF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年报 2008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8 年度年报 一、 实验室简介 环境水质学实验室为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汤鸿 霄院士于 1989 年创建,是环境水质学领域国内最具规模的跨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具有 鲜明的多学科交叉特点的研究机构,也是高技术创新集成和高级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实验室自建立以来,以创立和完善环境水质学的学科体系、建立国际一流实验室为目标进行 不懈努力。目前,实验室分设 10 个课题组和一个科研支撑平台,课题组是承担科研任务、 从事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的基本单元,科研支撑平台是实验室各项功能的具体执行机构。 自2006 年实验室进行管理制度改革,设立了战略研究、合作、学术、宣传、网络、研究生 和文体 7 个工作小组,依托工作小组来凝练并实现其战略目标。 实验室研究目标是面向国家解决水环境污染和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的重大需求和国际 水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前沿,深入探索天然水体和水处理过程中水质转化的基本规律,发展 水处理高新技术,建立并完善环境水质学的学科体系,成为我国本领域高级科技创新人才的 培养基地和自主创新平台。主要研究领域如下: 水质鉴定与评价; 天然水体的水质转化过程; 水处理与利用中的水质转化过程; 天然水体污染控制、修复与管理; 水质与健康。 二、 组织机构 主 任:杨 敏 研究员 副主任:栾兆坤 研究员 强志民 研究员 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日常工作由主任办公会议决定,重要问题通过全室研究组长会 议讨论决定。同时,实验室设有战略、国际合作、学术、宣传、学生、网络、文体等 7 个工 作小组,由胡春、王东升、陈灏、陈梅雪、单保庆、魏源送、贾志萍 7 人分别担任组长,承 担实验室运行的具体工作计划制定与执行。 三、 科研队伍 从 1989 年创立至今,实验室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的支持下, 近年来环境水质学实验室在人才引进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分别从日本、英国、荷兰、 美国等国家引进课题组长 4 人,占实验室学科带头人的三分之一强,百人计划终期考核优秀 率在中国科学院全院名列前茅。 目前环境水质学实验室固定人员总数为64 人,其中研究体系包括研究员 13 名(包括百 人计划入选者 4 名,并建有国家基金委“环境微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创新研究群体),副 研究员 20 名,助理研究员 20 名;技术支撑体系包括学术秘书 1 名、行政秘书 1 名、分析技 术人员 3 名以及实验室维护技术人员 1 名。以研究生为主的流动人员总数达到 147 人,固定 1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年报 2008 研究人员与流动人员比例达到 1:2.3 。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已经培养硕、博士研究生达二百五 十余名。 实验室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战略型人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 1 名,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 成员 2 名,“水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1 名、主题专家组成员 1 名,“863”专家组成员 1 名, 基金委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2 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 名,为国家环保科技战略 的制定和实施做出了一份应有的贡献。同时,实验室通过青年创新小组、国际合作等一系列 计划和活动培养锻炼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骨干,有力地支撑了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四、 研究进展 (一)环境微界面水质化学研究组 组 长: 汤鸿霄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副组长: 王东升 项目研究员 成 员: 石宝友(副研)、葛小鹏(副研)、李涛(助研) 1、研究方向 着重于环境微界面过程的基础理论,发展水质转化的现代科学与高效技术,兼顾天然水 体和水处理工艺两方面的水质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及催化降解过程、 机理及计算模式,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机理、絮体的形成、结构、性能与工艺控制,水 体污染沉积物的质量评价方法及恢复处理等。 2、研究进展 本年度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顺利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 “环境纳米污染物和纳米材料在微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