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 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制度变迁研究-财经大学书刊.pdf

转型期中 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制度变迁研究-财经大学书刊.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西南财经大学“十五”“ 工程”建设项目 211 转型期中国民间资本进入 银行业的制度变迁研究 卢阳春 吴 凡 著 西南财经大学 二零零五年十二月 序 序 世纪 年代中期,罗纳德· 麦金农和爱德华· 肖提出 20 70 I S 的金融深化理论揭开了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序幕。拉美和亚洲 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外部条件推动与本国宏观经 济调整的内部因素诱导下,开始了大规模的金融市场化进程。虽 然这些国家在金融市场化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政策的内容有所差 异,但主要是通过金融的自由化和市场化政策来降低政府在经济 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其中,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大力引入外国资 本和国内民间资本,是其金融市场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一直是世界各国经济学者密切关注的 问题。可以说,自从 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金 1978 融体制的改革就开始了,并不断地深化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不仅是对它的地位和作用的总体 评价,而且是对它的运行机制、发展变化的高度概括。金融一方 面是国民经济运转力的源泉、运作机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另一 方面也是国民经济的要害部分,与国民经济其他各部分、各行业 的发展都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影响力。鉴于金融业本身所固有 的高风险性、强波及性等行业特性,我国政府对金融体制的市场 化改革一直保持的是高度审慎态度,其改革步伐相比起国民经济 的其他竞争领域来说是有一定滞后性的。 随着我国的入世和全球金融自由化浪潮的不断兴起,国内经 济学界也展开了对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讨论。 其中,民间资本是否应该进入银行业以及进入银行业的途径选择 1 Zhuanxingqi%Zhongguo%Minjian%Ziben%Jinru%Yinhangye%De%Zhidu%Bianqian%Yanjiu 转型期中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制度变迁研究 等问题,是我国转型期金融领域的一个比较前沿的理论和实践问 题,相关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屡见于报刊,但也是一个争执颇 大的话题。这些争执涉及金融体系的安全、民营企业融资、金融 信贷所有制差异和国有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不良贷款率、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等多个方面。 本书作者从制度基础出发,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和博弈模型来 实证研究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所导致的我国银行业的制度变迁问 题,进而探讨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路径选择及相关制度建议等 问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研究视角。本书以制度变迁为核心解释 变量,通过对转型期我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制度变迁的内生 性质的揭示,发现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制度变迁有其自身产生、 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而不是政策设计所能完全左右的。 针对上述问题,本书研究的目的在于:力图揭示在我国金融 垄断和金融抑制的环境下,民间资本逐步进入银行业现象的制度 基础和制度变迁动因;在此基础上运用博弈均衡的分析方法描绘 出转型期我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制度变迁的历史路径,并探 讨既有变迁的制度绩效、变迁过程中的金融努力现象、金融努力 的约束及异化问题和未来变迁的路径和风险防范。 从研究意义上来看,本书的选题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通过 对转型期我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制度变迁这个活生生的案例 的剖析,不仅可以检验现有制度经济学的一些前沿理论假说,而 且可以从该案例中提炼出一些新的理论来解释制度的形成及其发 挥作用的机制,对当前该问题的学术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