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用技术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第20卷第l2期(总第235期)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 汤清益,张道荣,王志顺 ,周芳菊 (湖北省襄樊市农科院作物所 ,湖北 襄樊 441057) [摘 要]简述襄樊地 区小麦赤霉病 的发病现状 ,分析 了流行原因,根据 引发小麦赤霉病 的主要 因素提 出了防治小 麦赤霉病的综合措施。 [关键词],J、麦赤霉病 ;流行成因;综合防治 襄樊地处湖北省西北部 ,位于汉江 中游 .是湖北省重要 的 子囊壳散生或聚生于寄主组织表面 ,略包于子座中,梨形 ,有孔 小麦生产基地。常年种植小麦面积 30万 hm 左右。 口,顶部呈疣状突起 ,紫红或紫蓝至紫黑色。子囊无色,棍棒状 , 近年来 由于气候转暖 ,水肥条件改善 。另外栽培制度 的改 大小 100~250x15~150(~m),内含 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 变如小麦一玉米、小麦一水稻复种面积迅速扩大.小麦、玉米茬等 纺锤形 ,两端钝圆,多为 3个 隔膜 ,大小 16~33x3—6(m)。 残 留于麦 田之中,为大量赤霉病菌越冬和春繁提供 了理想载 2-2 高肥水栽培和稻麦轮作制度为赤霉病发生提供 了有利条 体 ,加上本地 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的小麦品种抗病性不强 ,因 件 而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呈逐年加重 的趋势 。 小麦赤霉病病菌能在麦株残体、带病种子和其它植物如稗 草 、玉米等残体上 以子囊壳越冬或越夏 ,翌年在这些病残体上 1 襄樊市小麦赤霉病的流行现状 形成 的子囊壳是主要侵染源 。子囊孢子成熟正值小麦扬花期 。 借气流、风雨传播 ,溅落在花器凋萎的花药上萌发,先营腐生生 小麦赤霉病具有发病地域广、频率高、面积大、减产严重等 活,然后侵染小穗 ,几天后产生大量粉红色霉层 (病菌分生孢 特点。2000年以来,赤霉病病害呈上升趋势,尤其是 2002和 子1。在开花至盛花期侵染率最高 。穗腐形成的分生孢子对本田 20o3年连续两年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度流行 。造成 再侵染作用不大,但对邻近晚麦侵染作用较大。该菌还能以菌 “十五”期间长江中下游麦区的小麦产量与 “九五 ”相 比下降 丝体在病种子 内越夏越冬,成为下季侵染的主要菌源。此外,农 4.91%。 民为了获得小麦高产 ,氮肥的过量施用 以及未经腐熟的积肥为 襄樊市小麦主推品种郑麦 9023、周麦 18等对赤霉病抗性 赤霉病 的流行创造 了条件 。水稻收割后未清除带病 的稻桩 、杂 较差 ,非主推品种如周麦 16、周麦 17、豫麦 49、新麦 1】、新麦 18 草 ,这种稻麦轮作制度为下茬小麦赤霉病流行创造了侵染的基 等高感赤霉病 ,这些品种均有利于赤霉病病菌的侵染与流行 。 础 。试验和生产实践表 明,过量施用 N肥常导致植株营养生长 赤霉病不仅造成小麦严重减产 ,而且还大大降低籽粒 品质和利 过旺,群体郁蔽,植株叶片细胞松散 ,即使是抗病性品种 ,在高N 用价值,另外带病麦粒含有毒素,也影响人畜健康。 条件下也会 “丧失”抗性。因此 ,在合理施用 N肥和P肥的基础 上 ,适当提高供 K水平 ,可增强品种对赤霉病的抗 (耐)病能力。 2 小麦赤霉病流行成因 目前生产条件下 ,当地 的施 N水平应 以底肥尿素 150kgh/a,拔 节期追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