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水乡周庄--十二坊介绍.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乡周庄之十二坊介绍 贞丰文化街位于中市街东,以“贞丰十二坊”为代表,游客可以通过“贞丰 十二坊”的锦缂堂、绣艺坊、木器坊、豆腐坊、铁铺坊、鞋艺坊、竹编坊、核雕 坊、酒作坊、土布坊、砖坯坊、席艺坊……近距离感受、体验传统的周庄文化。 周庄原住民用原汁原味的艺术,亲手呈献朴素醇厚的水乡。经过岁月打磨的特色 手艺,水乡原味淳朴的生活情调。 酒作坊 “一缸酒,经过发酵、沉酿,最终能够品尝,一共需要四年时间。”在有着 百年历史的源丰顺酒作坊里,酿酒师傅一边倒上几杯黄酒给我们品尝,一边告诉 我们传统酿酒工艺。源丰顺酿酒的工艺为其家族祖传,始于道光年间,酒香飘过 两百年。原料采用水乡特有的精糯米,经过浸米——蒸饭——入缸发酵——开耙 ——上榨——澄清——煎酒——罐装,八道工序方能出酒。店内提供豆腐、阿婆 菜、花生、茴香豆、牛肉、萝卜、熏青豆等下酒菜。 院子里,成百只被清洗干净的青瓷瓶就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满缸雪白、喷香 的新糯米浸在水里。把水倒掉,几位中年人又联手将这缸米抬到屋内放进特制容 器里,开始了漫长的酿酒过程。经过浸米,蒸饭,摊饭,落缸,开耙,压榨,生 清,煎酒,装坛等近十道家族祖传酿酒工序,才酿制出水乡风味的“万三黄酒”、 “十月白”。“用糯米酿制的白酒色清味美,农历十月酿制的口感最好,所以叫十 月白。”一边听着酿酒师傅讲述酿酒的故事,一边就着豆腐、阿婆菜、花生、茴 香豆等下酒菜品尝美酒,酒香入喉更醉人。 锦缂(kè)堂 缂(kè)丝,又称“刻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的欣赏装饰性丝织 品。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 的盛名。“缂丝织造技艺”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 第四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豆腐坊 经过这家原汁原味的小店,有人正在体验手推磨磨豆腐。阿伯阿婆正在做豆 腐花、炸油条,还有人围坐在四方桌前,等待着吃豆花喝豆浆。自己也来一份, 用小勺子慢慢品尝添加了小虾米、咸菜、紫菜的豆腐花,醇正的味道迅速满足口 腹之欲。 核雕坊 核雕是民间微型雕刻工艺,这里的核雕都是用橄榄核雕刻而成,主要是以 18 罗汉为元素的挂件,也有诗文、渔家乐、百花篮等题材的作品。 50 岁左右的马师傅开门收徒,经常指导学徒们的手艺,已经不轻易出手了。 闲下来的时候,马师傅喜欢在门口跟邻居下象棋。店门口的《核舟记》是镇店之 宝,这样精品,马师傅需要细致做工30 多天才能完成。坊里的核雕做工细腻, 表情细腻,眉毛、胡子做的细致生动,栩栩如生。马师傅还会教你如何鉴别核雕 的真伪。一看大小;二看色泽,深红色的至少要放到五年以上;三看雕工,南北 工艺有所区别。马师傅还收藏了很多的宝贝,一般不向外人展露。 铁铺坊 手工打制铁器件已传承千年,匠师们站在熊熊的火炉房,挥起铁锤,叮叮当 当,锤打出钳钩镰铲。风箱急,炉火旺,舀一匙铁水,补进铁锅破漏处,让人看 得出神。 早上七八点钟,铁匠坊的火炉开始亮起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在早晨的古镇 里清脆悦耳。“世上有三难,摇船、打铁、磨豆腐”,已经70 多岁的戴师傅从十 三岁开始学打铁,说起自己的打铁史,他笑着用这句谚语来总结。现在能吃苦的 人不多了,戴师傅收了一个徒弟,如今已经出师。在这间铁匠坊,不论春夏秋冬, 都是风箱急,炉火旺,戴师傅抡起铁锤,站在熊熊的火炉房,挥着铁锤,叮叮当 当,火星四射,在汗水中锤打出钳钩镰铲。戴师傅告诉我们,至今周庄不少农家 对这些铁器仍有需求,是种菜、栽花的必备工具。 土布坊 原汁原味的传统手工艺再现,纺车织机、阿婆灵动双手和富有节奏的织声, 构成了极具江南韵味的土布织造图。站在门口看着一件件土布纯棉旗袍、马褂、 裤子,从头发花白的老手艺人手里制作出来,就像是欣赏一件件心爱的艺术品。 墙壁上挂着的一件件色调古朴雅致,款式经典耐看的水乡旗袍,以及络绎不绝试 穿衣服的女子,就是老人家精湛手艺的明证。不太忙的时间,热情的阿婆阿婆很 乐意教人学坊布,用着吴侬软语,亲自示范怎么用纺织机,怎么染布,一道道经 久流传的水乡人家坊布技艺,被阿婆阿伯信手拈来。自古周庄便是棉作地区,从 事植棉、纺纱、织布的农家甚多,所产纱的棉布有綦子布(白棉纱间以青棉纱织 作小方块成棋盘纹,可作毛巾)、雪里青布(青白棉纱逐一间织而成)等。 鞋艺坊 绣花鞋也被世人誉称为“中国鞋”,在不盈方尺的鞋材上飞针走线。绣花鞋 的刺绣修饰手法沿袭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