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4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复习和练习巩固.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复习及练习巩固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夸张、排比、对比、反复、对偶、引用。   (一)比喻      1、定义     又叫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     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     似的”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4、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1)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2)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   (二)拟人:     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 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朱自清     (2)拟物(借物喻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敌人虽然张牙舞爪,但却不堪一击。 张牙舞爪是动物的行为表现,若把它用于人的身上,就是“拟物”的修饰手法。   (三)夸张     种类      (1)扩大夸张。故意把食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 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 例如: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3.夸张的用法     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4.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     (1)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     (2)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清实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3)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严肃的汇告 、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文体,不宜使用夸张的修辞。  (四)排比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1)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五)对偶: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六)设问: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七)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我呢,难道没有该责备的地方么? (八)对比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作用: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 下面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填在括号里   ①雨瓢泼似的越下越大。( )   ②雨像落叶一样轻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