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能化:未来传播模式创新的核心逻辑
智能化:未来传播模式创新的核心逻辑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由最初的网络化(所谓“连接一切”)、数字化(连接产生并传导多种数据集合的所谓大数据,由此大数据方法应运而生),演进到今天的智能化发展(譬如作为现阶段热点的虚拟现实、“机器新闻写作”、基于大数据手段的“用户洞察”等)阶段上。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互联网发展和竞争的高地就是对于广域网络空间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实现其价值匹配与功能整合的高度智能化。这是社会生产方式和运作方式以及“游戏规则”的深刻改变,这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下一轮次的互联网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新的“风口”。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全面渗透是近年来的一个现象级的发展。未来传媒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关联在一起。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形塑着整个传媒业的业态面貌,也在微观上重塑着传媒产业的业务链。本文试图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生产和推送的具体环节的优化和创新,以期为人们把握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未来传媒业的范式和逻辑方面提供一些参照性的依据。
一、信息采集环节的创新:传感器技术优化新闻信息源
信息采集是新闻生产模式的第一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信息的采集新闻生产便无从谈起。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采集完全依赖人力提供的信息和数据作为新闻制作的原材料。智能媒体时代,以传感器为载体、大数据处理技术为支撑的传感器技术对丰富和优化新闻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传感器技术是互联网时代的革命性发明,它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推动物联网的实现,也由此有了驱动万物媒介化的可能性。万物皆媒的时代,搭载传感器或数据处理器的任何物体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采集者,今天我们已然感受到传感器对信息采集带来的创新形式,具体表现为:
1.传感器技术拓宽信息来源途径
传统媒介的信息主要源自于媒体记者的采访、专门机构(如通讯社及传媒联合体)、政府、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供稿等渠道获得,然后进行新闻的编辑、制作,最终呈现在大众面前。新媒介的出现使普通大众获得了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通过微博、微信、直播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信息,每个人都有机会生产内容并可能成为新闻生产者,新闻信息来源的途径不再局限于传统渠道,而是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更是大大拓宽了信息来源的途径,这一点尤以传感器为代表。
传感器(sensor)是一种监测装置,能感受到被监测对象的信息,并能将其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它形式予以输出,以完成信息的记录、传输、存储、显示和控制等;它具有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等特点。从本质上讲传感器是一种收集数据信息的方式。①互联网时代传感器无处不在,智能手机、刷卡器、射频识别标签、电子芯片、条形码读码器、可穿戴设备、GPS、无人机、遥感卫星都属于传感器的范畴。目前可作为新闻信息源的传感器数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传感器所记录的环境数据,包括温度、湿度、水质、声音、噪音、土壤、交通、空气质量、人流量等信息。比如,2014年8月美国非盈利新闻机构ProPublica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卫星传感系统,挖掘了海量环境数据分析了跨越两万平方英里海岸的检测图像,最终用可视化新闻形式揭示了1922-2014年路易斯安那州海岸萎缩,水土流失的严重情况。类似的新闻还有《华盛顿邮报》记者利用警察局在城市安装的音频感应器系统分析城市枪声,并刊发《枪声检测》的新闻报道,引起强烈的反响。可以说离开传感器所提供的数据,以上的新闻报道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另一类是通过传感器所记录的人的生理特征数据,包括心跳、血压、血糖、睡眠、运动、地理定位、情绪等信息。这类人体生理数据主要通过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手机获取。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就曾借助用户手机上的位置定位系统(GPS)和支持记录运动轨迹记录技术(LBS)的移动客户端软件提供的数据,制作了“看图猜城市”的可视化互动新闻。2014年央视利用用户安装在手机上的百度地图和其他使用率较高的定位APP收集大众的位置数据,做出了《据说春运》系列报道,描述了2亿部智能手机持有者迁徙路线所构成的春运宏大图景。
传感器对于新闻采编人员来说,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的全新天地,每个物体都可以通过传感器源源不断地传输数据,这大大扩展了新闻记者获取真实数据的渠道,有利于充实新闻报道、拓展读者群。
2.传感器技术扩增了信息采集的维度
传统的新闻信息采集完全依靠人力,用人的知觉观察感受进而收集信息,但是这种知觉有相当的局限性,既有其所达不到的领域,也有其信息遗漏和变形的可能。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人的视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员工入职培训之前厅部部门介绍.ppt
- 新员工制度培训1.ppt
- 文秘知识培训教材.ppt
- 新员工培训方案.ppt.ppt
- 新员工培训材料(内容一).ppt
- 新员工培训-人力资源管理与制度.ppt
- 新媒体业务产品快速支撑系统方案-思美软件.doc
- 新媒体艺术概论1.ppt
- 新小儿推拿.ppt
- 新店筹~1.ppt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