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讲 殷周之际:宗法制度与社会思想.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讲 殷周之际:宗法制度与社会思想

2012年秋 《中国社会思想史》 第二讲 殷周之际:宗法制度的确立及其社会思想 孙 藜 本讲内容 商时代的社会思想 尚鬼。祖先崇拜。祭礼。 甲骨文。汉字。 西周:三代之英 宗法和封建:西周的政治组织 宗法制的思想意义 周公的社会思想 及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概识:殷周之际的重要意义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 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皆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殷周制度论》 悲剧国学大师王国维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 1922年与罗振玉等应召任清逊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1924年冯玉祥北京政变 1925年受聘清华研究院导师,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等并称五大导师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伐,“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 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 二重证据法:纸上、地下新材料 1。概述:神话、传说到信史时代 神话时代: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三皇,五氏,构成中华民族原始社会的景观 盘古;天皇地皇人皇;有巢、燧人、伏羲、女娲、神农; 前3000-4000年之间; 传说时代:黄帝王朝,包括7位君主和一些可信可疑的片段故事;其中尧舜二帝,长久被美化为神圣,为所有帝王都要效法的人物; 黄帝;颛顼(zhuanxu)、帝喾(ku)、尧、舜。 又加:少昊、帝挚。 唐尧(唐部落——伊祁放勋)、虞舜(虞部落——姚重华) 想象与传说中的“大同之世” 中国人对远古的记忆,大多来自其后人的传说和想象;尽管很难说这些都是史实,但无疑有着历史的影子。 在思想史上的关键:远古被想象为一个理想社会,这一意象反复出现在诸子,特别是儒家的经典中。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大同之世 “公天下”:体现在尧舜的禅让制;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小康之世 “家天下”:于是也有了一系列的世袭、纲常、城池、礼义等控制手段。 商:青铜时代的祭祀文化 商:公元前16世纪夏末商初; 存约500年 “奴隶制社会” 社会组织的一般状况: 城市与乡村:两者都是血缘纽带维系 青铜时代: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 问题: 作为当时最高工艺,青铜的应用是什么?为何? 青铜:祭器和兵器的象征 完整国家形式的出现 商代已经有完整的国家形式的出现: 要注意:且是以“余一人”王权形式。(P.5) 其下是贵族、官吏。晚商趋于复杂。 “明听朕言,无荒失朕命”;“罚及尔身,弗可悔”。 “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生杀大权的酷刑 “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p.5) 王对国家治理不善的责任。 上帝与下帝:神权与王权的统一 饕餮的思想意义: 尊天事鬼: “帝立子生商”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上帝与下帝: 神权作为王权的合法性 信仰崇拜与祭祀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p.4) 殷人尚鬼。无日不祭。无日不占。泛神崇拜:山川日月 信仰崇拜的思想史特征: 人间与帝无法直接沟通,通过祖先先公先王来影响帝。是一种祖先崇拜;所谓“宾帝”而“通天”。 这意味着,相比巫觋文化,商人的思想已经更为理性化;特别是渗透在其祭祀礼仪中。 甲骨文:文化垄断的早期象征 “史”“卜”: 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 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 “卜人”“贞人”: 负责沟通神鬼人之间的神秘主义者,代王权行神权的人;古代中国的第一代知识者。 简短的讨论:“孝” 什么是“孝”?你认为怎么做才是“孝”? 周人讲的“孝”与今日的理解一样吗? 2。殷周之际的政治与文化变革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 一曰立子立嫡之制, 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 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宗法制度与礼乐制度:政治与文化的一体两面 孔子:吾从周:后来儒家社会思想文化之滥觞。 宗法和封建:社会问题的变革以对 商的政体:“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政治社会问题:政权稳定 周以殷为鉴:确立嫡长子继承制。 天子:诸侯; 所谓“宗”即血缘关系上的宗室;大宗小宗 “封建”:分封建制;土地;诸侯国。“授土”、“授民” “封建”feudal(ism)的涵义: 东西方异同;关系之纽带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