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7月 岩 矿 测 试 Vol.34,No.4
July2015 ROCKANDMINERALANALYSIS 399~407
文章编号:0254 5357(2015)04 0399 09 DOI:10.15898/j.cnki.11-2131/td.2015.04.004
LA-MC-ICPMS分析古老熔体包裹体 Pb同位素组成中的
误差评价
1 1 1,2 1,2 1,2
张 乐 ,任钟元 ,钱生平 ,丁相礼 ,吴亚东
(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510640;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摘要:目前应用LA-MC-ICPMS分析熔体包裹体Pb同位素,由于没有同时测试U和Th的信号,导致熔体
包裹体Pb同位素的研究仅局限于中生代以来的样品。本文应用LA-MC-ICPMS分析了玻璃样品以及存
在显著U-Th衰变影响的古老熔体包裹体的Pb同位素组成,评价了U/Pb和Th/Pb分析误差对初始Pb同
位素比值校正的影响。实验中以国际玻璃标样NKT-1G为外部标样,采用“标样-样品-标样法”进行仪
208 206 207 206
器漂移和质量歧视校正,结果表明,国际玻璃标样 BHVO-2G、TB-1G的 Pb/ Pb和 Pb/ Pb分析精度
232 206 238 206
优于0.30%(2RSD),与推荐值的偏差小于0.30%,然而 Th/ Pb和 U/ Pb分析结果显示了较大分散性
(外精度约5.0%)。根据误差传递计算,样品的年龄对初始铅的误差有很大影响。对于古生代以来的样品
232 206 238 206
(年龄小于540Ma),即使测试的 Th/ Pb和 U/ Pb与真值偏差达到10%,经过U-Th衰变校正后的Pb
同位素比值与真值的偏差依然小于0.80%。因此本方法可以将熔体包裹体等地质样品的Pb同位素研究由
新生代样品(年龄小于65Ma)扩展到古生代样品。
关键词: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熔体包裹体;铅同位素;误差评价
中图分类号:O657.63;P571 文献标识码:A
熔体包裹体是岩浆演化过程中正在结晶的晶体 -MC-ICP-MS)技术成为分析熔体包裹体 Pb同
[12]
捕获的岩浆小液滴。相对于全岩,熔体包裹体研究 位素组成的另一种有效方法。2011年Paul等 首
具有许多优点,其中之一是保存于岩石斑晶中的熔 次使用LA-MC-ICPMS对中新世洋岛玄武岩中熔
体包裹体可以抵御后期风化蚀变和低温变质作用, 体包裹体的Pb同位素进行了分析,该研究使用93
是获取岩浆成分最直接的方法[1]。熔体包裹体的 m的激光束斑分析了直径大于80 m的熔体包裹
μ μ
Pb同位素可以为分析岩石起源、演化提供重要的信 体。然而自然界绝大多数熔体包裹体的直径小于
[1-6] [13]
息 。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熔体包裹体Pb同位 80 m ,该方法只适用于分析少数大尺寸的熔体
μ
素的研究都是使用二次离子质谱(SIMS)进行分 包裹体。目前为止,所有熔体包裹体Pb同位素的研
析[6-11]。使用SIMS分析熔体包裹体 Pb同位素的 究都是针对中生代以来的样品,受Th、U衰变影响
优点是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IPCC第四次评价报告各工作组编写大纲-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DOC
- -状态矢量的线性变换.PPT
- iPhone平台操作说明-领峰贵金属.PDF
- -矩形波导中的TE波.PPT
- IRONMAN703柳州站2017年04月01日周六-IRONMANcom.PDF
- IsontoixOPC-3BeautyBlend葡萄籽美肤美容配方含透明质酸.PDF
- ISO环境管理体系标准.PPT
- IS—LM模型.PPT
- ITU-RRS577-7建议书-用于卫星地球探测有源和空间研究有源.DOC
- IYPT2012题目以英文为准中文仅供参考-吉林大学教务处.DOC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7).Teamcenter最佳实践与案例分析.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4).Proficy开发环境搭建.docx
- 智能电表软件:Landis+Gy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3).系统集成与测试.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8).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环境搭建.docx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1).TeamcenterAPI与编程基础.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7).报警与事件管理.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chel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1).智能电表行业标准与法规.docx
- 智能电表软件:Itr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6).用户界面定制与开发.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9).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工具使用.docx
- PDM软件:PTC Windchill二次开发_(21).Windchill最佳实践案例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