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利用GIS技术建立崩塌因子和不稳定边坡的模型香港大屿山.PPT

利用GIS技术建立崩塌因子和不稳定边坡的模型香港大屿山.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GIS技术建立崩塌因子和不稳定边坡的模型香港大屿山.PPT

6.土地利用的型態 根據大範圍的調查指出,土地利用覆蓋或植生覆蓋,尤其是有粗幹或抓地力強的根系植物有助於提高山坡的穩定度,植被同時提供了涵養水源並穩固山坡的效果。土地利用型態和崩塌頻率的關係如圖(f)所示 崩塌發生頻率最高的是草地密集地(DGL),其次是適度放牧的土地(MGL) 1.羅吉斯多元回歸方程式 事件發生機率:Pr= 1/(1+e-z) Z=b0x0+x1+b2x2+……+bnxn+C 四.實驗步驟與分析 2.計算出b值與C值 3.匯入GIS軟體建立樣區中崩塌潛勢模型 五.結論 對於香港大嶼山的崩塌地研究,我們描述了其崩塌特徵和許多物理參數對於崩塌頻率之間的相關性,也分析了崩塌體移動距離和角度範圍,GIS工具讓我們能夠建立一個全新的崩塌潛勢地圖,特別的是它增加了logistic多元回歸的應用。 利用現有的數據庫和所蒐集的樣本數據進行logistic多元回歸分析,對於預測崩塌的結果可以達到85%的相似性,故由本次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利用GIS模擬且預測環境敏感區位的地圖,可以有效的套用在現實環境當中。 THE END 利用GIS技術建立崩塌因子和     崩塌潛勢的模型(香港大嶼山) GEOMORPHOLOGY 42 (2002) 213– 228, F.C. DAI A, C.F. LEEB,* 指導教授:詹勳全              授課教授:詹勳全 報告學生:楊超傑 大綱 一.前言 二.研究區域概述 三.崩塌因子與崩塌潛勢 四.實驗步驟與分析 五.結論 一.前言 山區常在大豪雨過後產生崩塌,導致生命的損失和自然環境以及建築物的破壞,找出山崩敏感區位,對於土地利用活動及管理是不可或缺的,我們可以透過軟體工具進行分析或驗證來評估易崩塌地區。   繪製崩塌潛勢地區的方法可歸類為以下兩種: 1.統計模型2.地質模型,在定性的方法上,根據地質調查或數據資料的統計,利用許多物理條件土地上的分部可找出易崩塌區域,將各種崩塌因子於崩塌地上的分布進行疊圖,便可找出環境敏感區位。 二.研究區域概述 大嶼山位於香港的西南方,是香港最大的島嶼面積為146.75平方公里,因為島上地勢險峻故島上除了些許沿海的平地之外幾乎未開發也無人居住,地形主要為丘陵,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坡度大於25°的土地占總土地面積之44%,地勢抬升的範圍超過海拔900公尺。 地質方面,大嶼山的岩石以火成岩為主,大嶼山東部有很多花崗岩。石英二長岩則見於大嶼山南部。研究區的基岩地質主要由中生代火成岩和年輕的侵入火成岩所組成,火山岩,其中包括凝灰岩和熔岩夾層的沉積岩,是研究區西部的產物,侵入岩主要由花崗岩及各種成分的岩脈所組成。 (第四紀沉積岩) (沉積岩) (變質沉積岩) (侵入岩) (輕微侵入岩) (火山岩) (熔岩夾層的沉積岩) 研究中,比例尺為1:20000的地形分類圖是由香港土力工程處地質調查局(GEO)所提供,此數據集包含地形分類信息包括沖蝕和穩定性,土壤的成分,地貌形態,岩性和坡度,主要來自地質領域研究計畫(GASP)利用航拍技術或現地調查所得之資料,我們將地形的型態分為10個類型: A:山峰或山脊       F:凹坡腳 B:直向坡         G:凸坡腳 C:凹面坡         H:洪泛平原 D:凸面坡         M:岩石裸露區 E:直向坡腳        O:沿海平原       觀測最近的崩塌地圖,可以藉由圖上的點得知研究區域中因為崩塌而造成地表裸露的部分 ,如此經由50 (1945~1954)年 間的資料分析比 對,便能研究出 這段期間內崩塌 地的發生情形。 三.崩塌因子與崩塌潛勢 影響崩塌發生時的初始物理條件包括: 1.岩石特性 2.坡度 3.坡面型態 4.坡向 5.高程 6.土地利用類型 1.岩石特性 不同岩石性質會對使山坡有不同的強度或滲透性,而對坡面的破壞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較薄的崩積層有著較高的崩塌潛勢,但小於2m之崩積層無法在1:20000比例尺的地圖上清晰呈現,故不納入計算。 由圖6(a)我們可以看出粗面英安岩,英安岩和流紋熔岩(TDR),沉積岩(SR),和變質岩(MSR) 是崩塌頻率最高的前三名 。 2.坡度 坡度決定一個坡的敏感度,在坡度增加之後,會增加崩塌的機率,然而,土壤強度和厚度改變的幅度大小是崩塌是否造成坡面破壞的兩個很重要的因素。 為了量化不同坡度對於崩塌頻率的關係,利用數位高程模型(DEM)找出坡度的分布,我們發現崩塌頻率在坡度為35~40°的時候達到最大值,而4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