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土石流台湾土石流灾害的原因:陡峻的地貌和破碎的地质.DOC

土石流台湾土石流灾害的原因:陡峻的地貌和破碎的地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石流台湾土石流灾害的原因:陡峻的地貌和破碎的地质.DOC

● 臺灣土石流災害的原因: (1) 陡峻的地貌和破碎的地質( 板塊接觸 帶)。 (2) 豐沛且集中的降水( 梅雨 及颱風)。 土石流的發生機制 什麼是土石流 定     義 大量鬆散的土石與水混合後,在 重力 作用下,沿邊坡、渠道或溪谷,由高處往低處流動的自然現象 挾 帶 物 體 水、泥漿、礫石,甚至巨石的混合 流動方式與特性 介於 流體 與固體之間,和一般水流有很大的差別 土石流流動的方式與特性 1. 造成土石流的基本原因:重力作用。 2. 影響土石流流速的重要因子: (1)  水分 多寡。 (2) 砂石顆粒的大小和多寡。 (3) 地形 坡度 。 3. 土石流的特性: 特   性 說     明 衝擊力強與破壞性大 大顆粒岩塊,容易集中於土石流的表面與前端,並以 滾動  、滑動或跳躍等方式快速向下移動 狀態不穩定 組成顆粒大小非常不均勻, 表面 的流速明顯高於平均流速  直進 性 遇到障礙物或通過彎道時,通常直接爬高而不繞流 忽走忽停 在彎道或地形礙口處堆積,進而攔阻後來的砂石,直到不斷增加的土石壓力使堆積體潰散後,土石流才會再次流動 土石流發生的條件 1. 2. 集水區中不當的 山坡地利用 和道路開發經常破壞水土保持,引發邊坡的崩塌,產生大量的土石,也提高發生土石流的機會。 土石流危險溪流 1. 臺灣土石流危險溪流大致位在 山麓 地帶。 2. 土石流潛勢溪的劃定: 因   子 判  定  準  則 溪床坡度 10度以上  集水區 面積 3公頃以上 保護對象 下游有聚落、重要公共設施、名勝、古蹟 土石流的預測與防治 ● 土石流災害最常發生的區位:(1)高差小的河階;(2)溪谷口的沖積扇。 土石流的監測與預警 1. 土石流的監測類型: 類 型 監  測  方  式 備      註 事發型 山谷裝設 鋼索 檢知器,使其可在土石流通過時,被土石扯斷而發出警訊  聲音探測器 偵測土石的撞擊和震動聲,感測土石流的發生 居民僅有十分鐘左右的應變時間 預測型 降水量或降水強度 當 降水量 超出各區所設定的警戒值時,直接透過網際網路、自動傳真及簡訊,通知各級防災單位,達到大區域土石流警戒性監測的目的 2. 警戒降水量基準值:累積降水量200~600mm。 3.  水土保持局 發布土石流警戒: 種  類 意     義 黃色警戒 預測降水量達警戒值 紅色警戒 實際降水量已達警戒值 土石流災害的防治 1. 防治土石流災害的基本原則:「 疏、隔、攔、迴避 」。 2. 工程防治: 區 位 治  理  原  則 備註 發生區 穩定邊坡與排水 隔 流動區 減緩或阻止土石流 攔 堆積區 設置緩衝帶或疏導土石流 疏 3. 水土保持局以 村里 為自救單位,建立完整的 防災生活 圈,訂定疏散避難計畫。 4. 一般民眾應認識土石流發生的徵兆,有效迴避,以達到 避險防災 的目的。除了盡可能遷離土石流災害發生危險性高的溪谷或谷口 沖積扇 ,並遠離崩塌地。 一、單選題 ( D ) 1. 臺灣長期著重經濟發展,忽略生態保育,導致山坡地過度開發,九二一大地震過後,土石更加鬆散,豪雨一來便災難頻傳。近年來,臺灣的「土石流」顯著增加,其應屬於下列何種地形? (A)河流地形  (B)溶蝕地形 (C)斷層地形  (D)崩壞地形 ( A ) 2. 近年來,臺灣的土石流災害日益頻傳,下列哪兩項人類活動最可能加劇土石流的災害?(甲)山地開發農場;(乙)河谷興建攔砂壩;(丙)山區闢建道路;(丁)平原農田轉種檳榔。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 C ) 3. (甲)潛移;(乙)山崩;(丙)土石流,三種崩壞方式依崩壞速度排列應為何?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乙>甲>丙 ( C ) 4. 「小小的臺灣島嶼竟然會出現兩百多座3,000公尺以上的高峰。由於短距離內高度驟升,形成陡峻的山勢,河流多半水短流急。」下列哪些現象和文中所述景觀較有關聯?(甲)有許多壯觀的海階、海崖和綿延的沙灘地形;(乙)南臺灣形成多采多姿的石灰岩景觀;(丙)氣候由熱帶氣候逐漸變化成為副熱帶氣候;(丁)颱風季節期間,降水多而易造成山崩、土石流。 (A)甲乙  (B)甲丙  (C)甲丁  (D)乙丙 ( D ) 5. 土石流最後會產生堆積地形,其堆積地形的形狀及堆積的地點與下列哪一種地形相似? (A)三角洲  (B)河階  (C)氾濫平原  (D)沖積扇 ( B ) 6. 臺灣在賀伯颱風過後,許多地方都發生相當大規模之土石流災害,尤以南投縣信義鄉的神木村為最,該區發生大規模土石流災害最主要的原因有:(甲)地質狀況破碎易崩塌;(乙)坡度為土石流易發生之坡度;(丙)地下水位高;(丁)降水量多;(戊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