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国—刘禅
三国—刘禅 本期论点:阿斗是明君还是昏君? 制作人:番茄馅的包子? 演讲人: 经典事例: 乐不思蜀存在吗? 刘禅简介 我的观点 乐不思蜀存在吗? 刘禅的政治业绩 刘备托孤 总结 刘禅的政治业绩 刘禅从公元223年登基,至公元263年降魏下台,称帝在位共41年,是在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在群雄割据、兵连祸结的战乱年头,能执政这么久,没有相当的才智是不可能做到的,肯定有其过人之处。有人把刘禅安稳地做皇帝归因于诸葛亮的辅佐。其实,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他死后,刘禅还做了29年的皇帝。他继承帝位时,年仅17岁。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于是呼,“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所有的事情刘禅都“按丞相说的办”。对于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刘禅也做到了凡事谦让,“以父事之”。在北伐的问题上,刘禅的头脑也非常清楚,诸葛亮急于北伐的时候,他规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 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 我的观点——他是个平庸但不糊涂的君王 大家都认为刘禅是个无能的昏君,其实不然。刘禅自知其智不如诸葛亮,而且也深知诸葛亮之能。所以固做昏庸,让诸葛亮施展其才,自由发挥,因为刘禅知道自己不得势?若强出头亲政的话?恐诸葛亮会取而代之。整日花天酒地麻痹敌人。可见其聪明,使敌人对自己没有防范之心?!! 作为一位在政治上没有过多的成就(或者说没有)的一位君主,是不可叫明君的。在治理子民、治理天下方面没有过多过失,那当然也不可以叫昏君。他只不过与那些不出名的君王一样罢了,庸君万不可与昏君混为一谈! 与其说他是昏君,不如说他是位平庸但不糊涂的君王。与其说他懦弱,不如说他是“世界两千年,中国五千年”, 才出的一位大气的政治家! 下一页 鲁迅先生说得好:“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掉客;见胜兆纷纷聚集,见败兆纷纷逃亡。”抬举强人、为胜利的英雄唱战歌;蹂躏弱者、对失败者踏上一脚;似乎成了我们民族的性格。鲁迅还说一个民族的最大悲剧是乱捧与乱骂,比人们之所以蔑视刘禅,除了在位时间太长外,其实就是文化的因素。因为阿斗的谋略是从长计议,不考虑一时一事的得失。 作为三国中最弱的一方,刘禅能领导蜀国41年,既避免了班子内部互相倾轧,也没有隔几年发动一次大的运动,而政权稳固。在国家人民去留之际,后主看重的是人民的现实利益,摈弃了面子政治,减少了生命财产的无谓牺牲,这难道也要被忽视吗?他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这不是事实吗?一部小说《三国演义》,让我们总是不自觉地用变色眼光看待历史。而历史却是不变色的! 回背景 此地乐,不思蜀 四个论坛里各100位网友留言 相信大家不难看出这两者的差别之大吧!一般人都是觉得刘禅是个 昏君,我今天就说说刘禅是昏君还是明君。 《三国演义》 司马昭问曰 思蜀否 刘禅答曰 此 地乐 不思蜀 司马昭叹曰 人而无 情 竟能如此 司马昭问刘禅:‘你想不想念蜀地呢?’ 刘禅说:‘这里很好啊,十分快乐,我为什么 要思念蜀地呢?所以我不思念蜀国。’ 司马昭十分感叹,说:‘人无情,竟能如此不 近情理!’ 番茄版《三国演义》译文 乐不思蜀存在吗? 节选《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从这一段我们不难看出,在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乐不思蜀]实 实是作者罗贯中虚构的。那么,少了乐不思蜀,大家对刘禅的感觉 是不是不一样的呢? 回背景 三国—刘禅 姓名:刘禅 字:公嗣 小名:阿斗 身份:蜀汉后主 在位时间:公元223—263年,共计41年。 丞相:诸葛亮(亚父) 主要事迹:刘备托孤、乐不思蜀 回背景 说到曹魏兵围成都,刘禅心里很清楚若是抵抗,将士伤亡一定会很大,而且很可能招致曹魏屠城,使百姓跟着遭殃。为了保全子民,刘禅在深思熟虑后,决定开门投降。刘禅投降后,北上到达洛阳,被封为安乐公。因此,假如我们换个角度看,刘禅的不战而降,实乃“全国为上之策”。刘禅此时此刻,以国人现实利益为重,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为一己私利、为牟图虚名,不顾将士死活、鼓动百姓卖命的做法 。在刘禅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后,是否也潜藏着过人的狡诈和机智呢?作为蜀国亡国之君,不仅刘禅自家生命,而且包括蜀地百姓幸福在内都掌握在人家手里。所以,刘禅必须装憨卖傻,处处隐藏自己才能,才能瞒天过海,养晦自保。,在北伐的问题上,刘禅的头脑也非常清楚,诸葛亮急于北伐的时候,他规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 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刘禅唯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