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国西晋书法
三国书法 三国魏国书法 汉隶书于魏国隶书比较 魏国代表性书家 1.曹操: 2.梁鹄:隶书 3..毛弘:隶书 4.韦诞:诸体兼善,尤其擅长题署。“蔡邕。自矜能书,兼斯喜之法,非纨素不妄下笔。夫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兼比三具,又得臣手,然后可以逞径丈之势。方寸千言,然草迹之妙,亚乎索靖也。” 5.邯郸淳:古文字 6.胡昭:行书 7.钟繇:三体书 钟繇在书法上是下过苦功的,尝自称: “吾精思书学三十年,坐与人语,以指就座边数步之地书之,卧则书于寝具,具为之穿。” 有一次,他在韦诞家中看见一篇蔡邕论笔法的文章,苦求不得,至于捶胸吐血,曹操即以五灵丹救之。韦诞死后,繇掘发其冢始得之,书遂大进。 他的真书中也带有浓厚的隶意。他的小楷体势微扁,行间茂密,点画厚重,笔法清劲,醇古简静,富有一种自然质朴的意味,后人将其与王羲之并称“钟王”。 唐张怀瓘《书断》云:“元常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泰汉以来,一人而已。 钟繇书法风格: 1.瘦劲:笔法清劲,胡昭肥钟繇瘦。 2.天然: “钟书天然第一,功夫次之”。 “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 3古雅: 遗存隶意,容貌若愚,大巧若拙。 《正始石经》(《三体石经》) 魏正始年间,刻儒家典籍《尚书》、《春秋》二石经于石,立于洛阳太学门前,后世称为《三字石经》石经每字用古文、小篆、隶书三体字体书写。 吴国书法 篆书:《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 隶书:《谷朗碑》 书家:皇象 西晋书法 西晋的社会风气: 唐朝史学家曾这样论当时社会之风 : 风俗淫辟,耻尚失所。学者以《老》《庄》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荡为辩而贱名检,行身者以放浊为通而狭节信,进仕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 生存在封建秩序动荡之时,他们纵情生活之乐,求田问舍,游水玩山;他们眷念人生,采药炼丹;他们再为自己的生活寻找精神寄托,谈玄理,放达人生;他们使用各种方式——文辞、琴棋、书画来展现自我人格和风度的释放。 李泽厚曾这样说:“正是在这种基础上与颂功德,讲实用的两汉经学、文艺相区别,一种真正思辨的、理性的“纯”哲学诞生了;一种真正抒情的、感性的“纯”文艺产生了。这二者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飞跃”。 这种被成为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既表现出人的觉醒,也可以说是这种觉醒推动了文艺新思潮的向前迈进。此社会状况与士人心态,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书法的发展,因书法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方式,比一般地为文作诗更直接,也更玄远。 1.门阀制度与书法世家 2.九品中正制 1.西晋禁止墓碑,存世碑刻少,此从略。 2.西晋三位著名的书家: 陆机、卫瓘、索靖 3.一台二妙:卫瓘、索靖 4.楼兰残纸文书 1.《出师颂》是索靖流传至今的惟一墨迹。这件作品自唐朝以来,一直流传有序,唐朝由太平公主收藏,宋朝绍兴年间入宫廷收藏,明代由著名收藏家王世懋收藏,乾隆皇帝曾将其收入《三希堂法帖》。1922年,逊位清帝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将该卷携出宫外,1945年后失散民间。 2.故宫博物院于2003年7月以2200万元从嘉德公司予以收购 。 《平复帖.》 《州民帖》 卫瓘 索靖《月仪帖》 索靖《出师颂》 * 上尊号奏 受禅表碑 孔羡碑 王基碑 钟繇书法 1.钟繇、胡昭学行书于刘德升。而钟氏小异。 胡书肥,钟书瘦。 2.钟繇三体书:铭石书、行狎书、章程书。3.钟繇的书法,尤其是楷书对后世影响极 大,被后人称为楷书之祖。 《宣示表》 《还示表》 荐季直表 墓田丙舍帖 力命表 贺捷表 天发神谶碑 禅国山碑 谷朗碑 《急就章》原名《急就篇》,是西汉元帝时命令黄门令史游为儿童识字编的识字课本。因篇首有“急就”二字而得名。《急就篇》用不同的字组成三言、四言或七言的韵文,内容涉及姓名、 组织、生物、礼乐、职官等各方面,如一部小的百科全书。该文从汉至唐一直是社会流传的主要识字教材,同时,抄写规范精雅 的本子也有作为临书范本的功能。唐代以后,《急就篇》的主导 蒙学教材地位方为《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所代替 。 文武帖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国典略 唐.docx
- 三四年级认识我自己.ppt
-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练习课教学课件.ppt
- 三国女性角色1.ppt
- 三国人物 张飞.ppt
- 三国—刘禅.ppt
- 三国人物之蜀汉.ppt
- 三国时代(新).ppt
- 三国演义复习终极版1周.ppt
- 三国演义 比拼.ppt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