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十味珍珠丸镇静安神作用临床观察
七十味珍珠丸镇静安神作用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 探讨七十味珍珠丸镇静安神的效果。 方法 将8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七十味珍珠丸治疗,对照组给予谷维素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修订《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失眠症诊断标准制定:(1)以睡眠障碍为唯一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易醒、睡眠不深、醒后不易再睡及醒后感到不适、白天困倦或疲乏。(2)上述睡眠障碍患者症状每周至少发生2~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3)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不是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4)失眠引起显著的不适、妨碍社会功能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
纳入标准:(1)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2)具有典型失眠症状,每周至少发作2~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3)就诊前1周内未服用任何镇静安神药;(4)年龄18~70岁。
排除标准:(1)孕妇、产妇,有脑部、躯体器质性病变、内脏器官急重症患者;(2)就诊前1周内曾服用镇静安神药;(3)精神病患者和(或)严重神经官能症患者。
病例剔除标准:(1)不按照设计方案服药者;(2)不按时复诊的患者;(3)因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治疗组使用七十味珍珠丸治疗。七十味珍珠丸(青海金诃藏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规格:每丸重1 g)研碎后开水送服,每隔7日1 g,重病者1日1 g。药品成分:珍珠、檀香、降香、九眼石、西红花、牛黄、麝香等70味。
1.2.2 对照组 对照组予谷维素治疗。口服谷维素10 mg,每日3次;安定5 mg,每晚睡前服用。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WTO最新颁布的疗效标准,按公式:睡眠率=实验入睡时间/上床至起床总时间×100%计算,用睡眠率检测法来评价失眠病疗效。痊愈:症状消失,睡眠率达75%以上;显效:症状缓解,睡眠率达65%以上;有效:症状改善,睡眠率达55%以上;无效:症状如前,睡眠率在40%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或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属中医学“不寐”、“不得眠”、“目不瞑”范畴[3]。失眠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眩晕、中风病等病证。顽固性的失眠,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可引起其他疾病。从短期来看,睡眠不足直接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与学习,注意力不集中。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危害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大多数患者长期失眠,越想睡越睡不着,易引发焦虑症。同时,失眠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诱发某种潜在疾病的可能,如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神经功能亢进等,同时出现手脚心多汗、心悸、呼吸急促、肌肉收缩、尿频尿急、胸部有压迫感、咽部阻碍感、多汗、四肢无力麻木等症状[4]。失眠对人的社会性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由于长期陷入对于睡眠的担心与恐慌中,人会变得多疑、敏感、易怒以及相当的缺乏自信,这些势必影响其在家庭和工作中各方面的人际关系,从而产生孤独感、挫败感。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因剂量不同而异。一般小剂量时可产生镇静作用;中等剂量则可引起近似生理性睡眠,对失眠患者和正常人都有诱导催眠作用;大剂量时可导致深度抑制,产生麻醉、抗惊厥作用。反复长期应用本类药物,几乎都能引起依赖性及耐药性。当镇静催眠药与其他有中枢抑制作用药物合用时,产生作用叠加。如催眠药和乙醇同时使用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协同的抑制作用,危险性特别大。本类药用后有宿醉作用,影响判断及精细操作;长期使用后产生头昏、疲劳等后遗效应,并可影响肝、肾、肺等脏器的功能。
有的老年患者由于严重失眠不得不靠镇静类药物来催眠,长期使用可形成依赖,甚至成瘾。镇静药主要用于焦虑和烦躁等的对症治疗,常用药物有苯巴比妥、眠尔通、氯氮卓和地西泮等。一般认为,后两药不易引起呼吸和循环抑制,安全范围大,而且产生耐受性和成瘾的可能性较小,因而用于镇静比较合适;其剂量应因人而异,以最小有效为标准;用药时间宜短,如情况好转,应及时停药,以免形成耐受性和成瘾。应该指出,烦躁、焦虑多见于神经衰弱,而神经衰弱常常是由于长期思想矛盾或精神负担过重,造成中枢神经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失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