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首威尔第歌剧男中低音咏叹调音乐研究
七首威尔第歌剧男中低音咏叹调音乐研究威尔第·朱塞佩Verdi,Giuseppe (1813—1901) 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一生共创作了26部优秀歌剧。其音乐创作着重于塑造人物性格,追求强烈的戏剧冲突和庞大的戏剧氛围,集中体现了戏剧性的力量与热情。
歌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包含着诸多方面的艺术因素,其中的咏叹调集中表现了剧中人物的情感和个性,也是形成作曲家创作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掌握作曲家歌剧咏叹调作品的艺术特色,对表演者的演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威尔第在歌剧创作领域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其中多首咏叹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又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这些歌剧咏叹调成为许多声乐学习者和演唱者所选择和钟爱的作品。本篇论文着意通过对威尔第著名歌剧中的部分男中低音咏叹调作较深入细致的分析,使男中低音声部的学习者和演唱者在演唱此类作品时,能够有所启示和帮助,以达到促进提高声乐教学和声乐演唱水平的目的。
本文结合自身实际演唱经验,通过对以下威尔第歌剧男中低音咏叹调《破碎的心》(选自《西蒙·博克内格拉》);《你玷污了我的灵魂》(选自《假面舞会》);《她的微笑,光辉照耀》(选自《游吟诗人》);《你们这些狗强盗》(选自《弄臣》);《这暗无天日的地方》(选自《麦克白》);《普罗旺斯的陆地和海洋》(选自《茶花女》);《我的末日就在眼前》(选自《唐·卡洛》)的和声、曲式、调性、旋律、伴奏织体五个方面具体分析,从中归纳威尔第男中低音写作的特点与风格,希望能够为男中低音的演唱及教学提供参照。
一、和声分析
根据乐曲内容情节的发展,每一部分结束时都遵循以传统的终止式(全终止或半终止)来结束每部分(①《我的末日就在眼前》29小节:bED半终止形式;②《我的末日就在眼前》34-35小节:bE D7—T完满全终止形式;③《我的末日就在眼前》38-39小节:bB K46—D7—T完满全终止形式;④《我的末日就在眼前》54小节:bE D7—T完满全终止形式;⑤《我的末日就在眼前》53-54小节:bE D7—TSⅥ阻碍终止形式;⑥《我的末日就在眼前》80小节:bD D半终止开放形式),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帮助演唱者来适时地控制演唱情绪“游刃有余”的发挥;另一方面,透过演唱者对终止式把握的到位使欣赏者在听觉上产生稳定感或不稳定感。
频繁、大量地在乐曲中使用离调和弦、以及属连锁和声序进方式(《我的末日就在眼前》55-56小节:bE D7—D7/SⅡ—DD7—D7—T)来丰富乐曲的“色彩”,这种手法几乎在每首乐曲中都有使用,有时甚至不进行解决(①《我的末日就在眼前》25小节:cDⅦ7/d;②《我的末日就在眼前》76-77小节:bD D/TSⅥ、D7/DTⅢ、D/TSⅥ),以此来增强主人公情感的复杂变化。这样,就要求演唱者在处理这些地方时应当注意:如果离调和弦进行了解决(①《我的末日就在眼前》54小节:bE DⅦ34→SⅡ6;②《我的末日就在眼前》79-80小节:bD D2→SⅡ6),那么就要求演唱者情绪在释放出去之后要懂得稍作“回归”;当离调和弦没有进行解决,而是进行到其他和弦时,这就要求演唱者要将情感不断地升温、不断地释放,将特定时刻的情绪发挥的“淋漓尽致”。
二、曲式分析
从这七首咏叹调的曲式结构来看,这七首咏叹调都是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来划分结构的。
从宏观结构来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曲式结构,这时就要求演唱者要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对每一部分的感情如何进行处理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欣赏者就可以直接通过演唱者情感的“波浪起伏”来理解故事的“曲折发展”,就可以与演唱者直接通过情感、眼神的“此起彼伏”的变化来进行交流。
从微观结构来看,其中每一个部分又遵循着传统意义的曲式结构划分,如:《你玷污我的灵魂》的第三个部分为三乐句式乐段结构(33-46小节a(5)+a1(4)+a2(4));《这暗无天日的地方》中的第二部分,其结构类似于传统曲式的单二部曲式(22-曲终:4+4+4,4+13);《她的微笑,光辉照耀》中的第二部分为单二部曲式(35-曲终:4+4,4+14),等等。
这里,我之所以要再提及一下微观的结构划分,其目的是为演唱者对每一部分“恰如其分”的把握提供一些参考。当演唱者在了解宏观结构的同时,如果还能够顾及对微观结构的把握,这样,对演唱者控制运气、情绪等因素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三、调性分析
纵观这七首作品的调性布局,充分体现了作曲家在创作时调性运用自由多变这一特点,如:远关系调转调(《你玷污了我的灵魂》9-13小节bC—a)、同主音大小调交替(《你玷污了我的灵魂》24-32小节)等调性手法。作曲家频繁使用这些调性手法,一方面是为了丰富作品的横向调性运动,另一方面,也是极其重要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