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一品锅-王安石及四喜丸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什锦一品锅-王安石及四喜丸子

什锦一品锅/王安石及四喜丸子什锦一品锅 文/李 菲 什锦一品锅是鲁菜的传统名菜,相传,以前这是一品以上官员才能吃的大菜。 其实,“一品锅”之名源于孔府。因孔子嫡裔衍圣公被封为“当朝一品”官衔,而乾隆皇帝赐给孔府“满汉全席”404件餐具中最大的一件(直径一尺二寸),即称为“当朝一品锅”。孔府菜中最初的一品锅,是将鱼肚、海参、嫩笋、熟鸡肉、鲜虾、冬菇等名贵材料,先用套汤(高汤)煨过,再以材料质地不同分别排于干锅内,添入套汤,上笼蒸两小时左右,撒上豌豆苗便成。后因所放“锅料”不同,又有“燕菜一品锅”、“鱼翅一品锅”、“海参一品锅”、“什锦一品锅”、“素菜一品锅”等菜名。流传演变到民间的山东风味一品锅的材料,主要是土鸡、火腿、蹄?三者鼎立于大砂锅中,恰如一个“品”字,其味之鲜美,堪称汤菜中之最。 我是1986年在济南一家专门经营孔府菜的餐厅――孔膳堂吃“什锦一品锅”的。孔膳堂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英雄山西侧,内部设施古朴、典雅。当时经营的名菜有“金钩银条”、“烧安南子”、“带子上朝”、“乌云托月”、“诗礼银杏”、“什锦一品锅”、“怀抱鲤”、“一品豆腐”等。据说开业以来接待了不少国内外游人和宾客,得到了广泛的赞誉。那天我们一行六人,是由孔府饮食文化研究专家、济南大学的张廉明先生陪同前去的。 大约是1975年,原商业部组织各省有关人员编写《中国菜谱》,山东分册由张廉明负责执笔,编写过程中曾去省内各地考察,到曲阜文管会查阅“孔府档案”,发现不只孔子有较系统地谈吃说喝的高论,其后代的孔府也颇讲究吃喝,既有不少珍馐美味,也有一套吃喝的礼仪。这使张廉明认识到,孔府的饮食文化是一座有待开发和利用的举世无双的宝库,进而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孔府档案之中,查阅检索饮食资料,归类整理,并不辞劳苦走访当时健在的孔府名厨葛宝田、赵玉桂,请他们掌勺烹制,边看边记,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整理编写出版了《孔府名馔》。与此同时,又将孔府菜研制列入山东省科委的科研项目反复试制,通过了科技鉴定。接着,在地方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下,建立了经营孔府菜的孔膳堂。 孔膳堂的什锦一品锅,虽没有鱼肚、海参之类的高档料,只用了土鸡、火腿、蹄?等,但肉质之软烂,汤味之醇厚,却是一般汤菜不能相比的。什锦一品锅做到如此美妙的程度,据孔膳堂的大师讲,关键是选料和炖汤。鸡一定要选不太油的小土鸡,蹄?不选最大的上腿部位,要选猪腿的蹄?下与猪蹄之间的小蹄?。这两种料都须烫去血水,将表面用热水煮后封住,使血水不会在煨炖时溢出,方可保持肉质的鲜甜味,且汤不会有太多的浮沫。火腿则选用陈年金华火腿,先要将表面的一层污皮削掉,再以滚水烫过,并刷洗表面的油污黑点。炖汤时,要将清水先烧开再放诸料,烧沸后改用小火慢炖,千万不能用猛火,否则肉质不易烂透,而且汤也会混浊不清。当然,最后还得选用泰安“三美”之一的黄牙白菜。此白菜包心结实,帮薄质细,脆甜清鲜,易熟易烂。将这样的白菜加入后熬煮,一品锅的味道更加完美。 王安石与四喜丸子 文/郑桂初 宋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年轻时赶考路过马家镇,偶见马员外家挂的走马灯有一对子上联,到考场时,考官让他对对子,王安石随口答出马员外家走马灯上的上联,主考官大加赞赏。王安石回到马家镇,马员外也让他对对子,他随口又答出了主考官出的上联。马员外惊喜不已,见他一表人才,才华出众,便将女儿许配给了他。 结婚之日,报来王安石金榜题名之喜,王安石喜上加喜,就在红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双喜字贴在门上。 第二年,王安石妻子生了一个儿子,不久官府又为他提供了一套新房子。乔迁之日,厨师用肉馅做成四个大丸子端上桌来。王安石问菜名,厨师说:“四喜丸子,代表四件喜事。”王安石问哪四件喜事?厨师说:“去年大人成婚、金榜题名,那是一个双喜;今年大人喜得贵子、乔迁新居,又是一个双喜,双喜加双喜不是四喜吗?”从此,四喜丸子便成了喜宴桌上的一道名菜。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