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边塞诗意象透视唐代精神风貌变化
从边塞诗意象透视唐代精神风貌变化【摘 要】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晚唐三个阶段。初唐边塞意象,表现出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和乐观昂扬的爱国主义激情;盛唐边塞诗意象更加宏阔,往往从大处落笔,大意象里,大开大合的柔情愁绪辽远而悲壮,表现的是盛唐士人那种豪迈刚健、昂扬奋发、乐观自信的时代风貌;中晚唐边塞诗表现为悲凉之气,愁苦之词,悲恨有余、壮愤不足的精神风貌,国家处于危机关头,但并没有失去民族自信,边塞诗较多的继承了盛唐边塞诗悲壮的一面,从“笛”这些意象的流变,可以具体感受到时代风貌的演变。
【关键词】唐代边塞诗;意象;精神风貌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边塞诗在唐诗中占有重要地位,边塞诗的发达,与唐代统治者同契丹、吐蕃等少数民族统治者之间,长期存在的战与和、攻与守相交织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密切相关。边塞诗艺术性强,多昂扬奋发的格调,内容丰富多彩,多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边塞诗人们在这些诗中也表露出了各种各样的感情,大多是有感于边戍的实际生活而发的。边塞诗中的意象是作者传达、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
“意象”一词源于《易经》。在《易传·系辞》中有“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话,在这里,“意”是指思维,“象”是指借以表达思维的物象,这当然不是指文学作品的“意象”。意象渗透着诗人的情志,所谓“立象以尽意”。本文以“笛”这个有代表性的意象为对象考察从初唐、盛唐直至中晚唐的边塞诗,从意象的流变窥探整个唐代精神风貌的时代演进。
一、初唐:“笛”之凄婉哀愁。
初唐时,国家政权刚刚巩固,国力不是很强大,但整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却是昂扬奋发,充满活力的,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使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边塞生活已是众多诗人的创作题材,沈诠期、陈子昂以及世称“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都有边塞诗杰作传世。
在边塞诗中,“笛”我们即把他理解为胡乐,有时是一种凄婉的哀愁,有时也是一种恬淡的暇意。如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二首》其一中:“且悦清笳杨柳曲,讵忆芳园桃李人”,清笳,婉转悠扬,如一股清泉,给征人带来无比的喜悦,但也加重了心头对亲人的怀恋,周成仁在《唐诗笛声意象浅析》中,将笛声赋予丰富的内涵,这里的笛声将属于“关塞怀乡之笛——阔远而哀婉”。再如,卢照邻《战城南》“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这里的“笛”已经不再是富于音乐美的象征,而是凝集了一种勇气,一种战前的神勇斗志,喧嚣的笛声暗示了战士们的战前心理,寄托着一种忧虑与焦躁,其中也掺杂着一丝哀愁。
纵观这些边塞诗由意象的描写所表达的情感我们不难看出,初唐的边塞诗多描写战争的艰苦,环境的恶劣,表现追求功业,壮志难酬的壮烈情怀。诗中的乐观精神和浪漫情绪略显不足,抒写情怀苍凉悲壮,造成其原因,也与当时的时代特征息息相关。
二、 盛唐 :“笛”之悠扬豪逸
盛唐时期边塞诗题材广阔,其意象更加宏阔,往往从大处落笔,写出边塞的奇情壮景,达到创作高峰,形成一个著名的诗歌流派。这个时期的许多诗人都曾游历或从军塞上,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诗人们将盛唐时期强大的国防力量通过具体的意象表达出来,共同体现了盛唐气象的阳刚之美。
在盛唐边塞诗中,笛声意象颇值得注意,它呈现出或深沉、或激越、或悠扬、或雄浑等不同特征。悠扬的笛声往往能够勾起边防战士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思念。同时,也写出了战士们的飒爽英姿和豪飘气概,“羌笛”这一意象也正体现了这一豪逸之气。李颀《塞下曲》其二:“少年学骑射,勇冠并州儿。直爱出身早,边功沙漠垂。戎鞭腰下插,羌笛雪中吹。膂力今应尽,将军犹未知。”这首诗中,以雪来衬托边塞的环境,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中,还有悠扬的羌笛声,以“笛声”来衬托战士们的心情,写出了战士们的飒爽英姿和豪飘气概,“羌笛”这一意象也正体现了这一豪逸之气,从正面反映出盛唐边塞的生活气象和人们的情感状态。像这样的意象,这样的艺术境界,在初唐边塞诗里是较少达到的,盛唐边塞诗之所以达到这样极高的艺术境界,有诗人艺术功力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便是两代诗人肩负着不同历史的使命,所处的时代不同,因而从中反映出不同的审美取向。
初唐时期的“笛”给人一种凄婉哀愁之感,笛声折射出了初唐人文精神,与时代特征紧紧相扣,“凄婉”的是笛声,哀愁的是通过笛声折射出的人们的心理。直至盛唐,笛声也隐约隐含着这种情感,但总体上折射的是盛唐的人文精神,少了初唐时的凄哀,“悠扬”的是笛声,豪逸的是盛唐的时代特征,通过 “笛”意象的表达,更多感受到的是盛唐时代的豪壮之情。
三、中晚唐: “笛”之空旷凄美
中晚唐时期,由于国力衰弱,边地多难,人们的心胸多乏豪壮之气,自信心也远不如盛唐那样强。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朝政日益黑暗混乱,守土士兵的苦难加重,往日美盛的军容,壮丽的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报表开发工具FineReport决策系统教程之【1】系统管理员.pdf VIP
- 螺旋钢管项目策划方案通用模板.pdf VIP
- 报表开发工具FineReport参数控件和报表内容自动居中设置方法.pdf VIP
- 健康管理课件PPT.pptx
-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知识点总结:26二次函数和经典题型(附答案).doc VIP
- Java报表开发工具FineReport自定义css使用方法.docx VIP
- 小朋友介绍枪支课件.pptx VIP
- 报表开发工具FineReport决策系统教程之【4】系统监控.pdf VIP
- 提高污水管道安装一次验收合格率(QC成果样板).pptx VIP
-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西川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