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报酬递减.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规模报酬递减

Chapter 6 Chapter 6 Production 生產 討論課題 6.1 生產技術 6.2 等產量線 6.3 單一變動要素 (勞動) 6.4 兩變動要素 6.5 規模報酬 引言 討論針對供給面 廠商理論包括: 投入轉換成產出: 生產理論 成本如何隨產出而變: 成本最小的決策 市場供給的特性: 市場結構 管制問題 (regulation) 6.1 生產技術 (The Technology of Production) 生產過程 (Process) 結合要素投入, 完成產出 投入 (Inputs) 的種類 (生產要素 factors) 原材料 勞動 資本 (土地與企業能力) The Technology of Production 生產函數 (Production Function): 在已知技術下, 一定投入組合, 與其能生產的最大產量之關係. 廠商有效(efficiently)操作下的技術可行範圍 The Technology of Production 兩要素的生產函數: Q = F(K,L) Q = 產出, K = 資本, L = 勞動 (量) 技術已知 (在一既定生產技術下) (技術進步 ? 同量要素, 生產更多產量) 6.2 等產量線 (Isoquants) 假設: 用資本(K)與勞動(L)生產食物 (Food) 觀察: 1) 在任何 K, Q 隨 L 而增加 2) 在任何 L, Q 隨 K 而增加. 3) 不同的(K, L)組合, 可以生產同一產量. Isoquants 等產量線 (Isoquants) 生產同一產量的所有可能的要素組合的軌跡 食物的生產函數 1 20 40 55 65 75 2 40 60 75 85 90 3 55 75 90 100 105 4 65 85 100 110 115 5 75 90 105 115 120 兩變動要素 (L,K) 的生產 Isoquants 等產量線強調, 不同的要素組合, 可以生產同樣的產量. 圖上的資訊, 讓生產者可以有效反應市場的變化, 特別對應投入價格的改變. Isoquants 短期 (Short-run) 廠商考慮的期間, 短到至少有一個要素數量固定, 來不及調整. 不能調整者, 稱為固定投入 (fixed inputs). 長期 (Long-run) 考慮期間內, 任何投入都是可變的. 單一變動投入 (勞動) 的生產 0 10 0 --- --- 1 10 10 10 10 2 10 30 15 20 3 10 60 20 30 4 10 80 20 20 5 10 95 19 15 6 10 108 18 13 7 10 112 16 4 8 10 112 14 0 9 10 108 12 -4 10 10 100 10 -8 6.3 單一變動要素(勞動) 觀察: 1) 隨著勞動增加, 總產量 (Q) 先增後減. 2) 勞動的平均產量 (AP; APL) 先增後減: 3) 勞動的邊際產量(MP; MPL), 快速增加, 然後下降, 最後變成負值. Observations: When MP = 0, TP is at its maximum When MP AP, AP is increasing When MP AP, AP is decreasing When MP = AP, AP is at its maximum 單一變動投入 (勞動) 的生產 Production with One Variable Input (Labor) 某一投入每增加一定量, 所增加的產出 (即邊際產量; MP) 終究會遞減 (最後可能變成負數). 當勞動量少時, MP 遞增, 因為專業化. 當勞動量大時, MP 遞減, 因為無效率. Production with One Variable Input (Labor) 可作為長期廠商規模配置之參考 假設變動投入是同質的 解釋 MP 下降, 不必然成為負值 假設技術固定 技術進步的效果 Malthus 與食物危機 Malthus (馬爾薩斯) 預測會有大規模飢荒因為遞減的報酬限制農產品, 而人口持續增加. 為什麼 Malthus 預測錯誤? 世界各人糧食消費指數 1948-1952 100 1960 115 1970 123 1980 128 1990 137 1995 135 1998 140 Malthus and the Food Crisis 實際資料顯食示糧食增加超過人口增加. Malthus 未考慮技術進步快, 使糧食供給增加快過需求 技術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