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牛场布依族罗氏的丧葬习俗.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州牛场布依族罗氏的丧葬习俗

第 14頁 田野與文獻 第六十六期 2012.1.15 貴州牛場布依族羅氏的喪葬習俗 羅朝寬 番禺區教師進修學校   牛場,地處貴州省惠水縣腹地的偏僻山區, 俗〉記載:「狆家,貴(州)此類最多。習俗大 為抵麻鄉政府駐地,是布依族聚居區。牛場周邊 約同。……居喪食魚蝦而禁鳥獸肉……《圖考》 五個自然村寨全為布依族村落,並同屬羅氏家 云:……死喪以一傘蓋墓,取雨水不侵之意,或 族,共約二百戶,一千多人。本文所介紹的是該 三五年擇日掘而化之,葬無定處。」意思是說布 家族於上世紀以來盛行的喪葬習俗詳情。 依族先民在族人去世的居喪期間,只准許吃魚   筆者於2011年暑假期間,訪問了筆者的姨表 蝦,而不准吃鳥獸等動物。墳墓需用一把雨傘來 兄陳邦亮有關家鄉布依族羅氏的喪葬習俗。他長 遮蓋,使其不被雨水淋濕,等三、五年之後才選 期擔任村寨裡紅白喜事的總管,一直在白喜裡擔 日子把屍骨挖出火化,揀骨入陶罐再行埋葬,葬 任弔唁活動的司禮,手上亦有不少用於喪葬活動 的地方不固定。時至今天,在惠水縣及其周邊地 的祭辭抄本,很熟悉我們家鄉的喪禮習俗。布依 區,居喪期間的飲食風俗,只有羅氏不戒葷,什 族現時的喪禮習俗已融入不少漢族喪俗的成份。 麼肉都可以吃,而陳、楊、王、白、謝等姓氏還 因此,筆者在整理這些材料時,儘量挖掘布依族 堅守古俗,只吃魚蝦,不吃其他肉類,否則視為 固有的傳統習俗,並在文中特別標明。此外,筆 不孝,有損後代子孫。1 者還着重提及道士和麽公兩個角色在喪葬活動中   清代乾隆年間的《黔南識略》,〈貴陽府〉 的分工,以此區別那些是布依族喪禮習俗的固有 記載道:「狆家,五代時馬殷自邕管遷來,其中 成份,那些是吸收漢文化的新成份。文中所記錄 有三:一曰補龍,一曰卡龍,一曰青狆。貴陽、 的一些習俗在今天已經有所簡化,有些甚至消失 安順、興義、都勻、平越皆有之,貴陽則青狆 了。如儀式最後的「砍牛」習俗,大約於清代末 也。……葬以雨傘遮墓上,期年而焚之。祭用枯 期就在這個家族消失了,現在家族裡已經沒有人 2 魚。」 從明代隆慶三年(1569 )開始,直至清 能記得其中的具體程序了。待來年到鄰近地區調 代,惠水皆屬貴陽府管轄。可見清代初期惠水地 查有關砍牛習俗,再另文介紹。在此感謝陳邦亮 區的布依族先祖的葬俗跟明代沒有多大區別,均 的幫忙,亦要感謝家父和堂兄羅朝先及羅朝飛所 是行「二次葬」。其中,墳上撐一把傘的習俗仍 給予的修訂意見。 保存至今,但只限於年青的逝世者。   今天,我們能看到的牛場布依族的喪葬禮俗   其實,上述的「二次葬」喪俗早在先秦時期 已經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及 就有了,是古代百越族群最常用的一種喪葬方 族中老人傳說,布依族在古代是行火葬,即人死 式。到199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地區的越人(疍 後火化,揀骨放入陶罐,或用薄棺淺埋兩、三年 民)後裔仍盛行壇罐葬,整個珠江三角洲的沿海 後,待屍體完全腐爛,將遺骨揀入陶罐再行埋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