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对赤霉素不敏感恢复系杂稻组合黔优568制种技术.doc

对赤霉素不敏感恢复系杂稻组合黔优568制种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赤霉素不敏感恢复系杂稻组合黔优568制种技术

对赤霉素不敏感恢复系杂稻组合黔优568制种技术摘要 为了给对赤霉素不敏感杂稻组合及类似组合的制种提供参考,针对杂交水稻组合黔优568父本Q568植株矮小,生物量低,特别是对赤霉素(920)不敏感(按一般喷施方法),而母本T98A对赤霉素(920)极敏感的特点和对该组合在制种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培育多穗、大穗提高父本花粉量的栽培技术;科学使用赤霉素,促进父本植株生长,穗层有效升高及控制母本穗层过高措施,在人工授粉时,使父本花粉绝大部分能飘散在母本的穗层空间,提高穗层空间的花粉密度,从而提高黔优568制种产量。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赤霉素;黔优568;制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5-523-524-02 由于遗传原因,杂交水稻不育系一般都有包颈的现象,制种时需要科学使用赤霉素(920)解除包颈,改善授粉态势,提高柱头外露率,优化异交习性,从而提高制种产量。但要达到理想的制种产量,在实践中一般要求制种父本植株高于母本才有利于父本花粉散落到母本的穗层上,提高不育系颖花授粉率。 在杂交水稻制种时,使用赤霉素(920)后,不育系、恢复系的植株都能长高。黔优568的恢复系Q568矮秆,且生物产量低,按一般制种方法,在父本抽穗5%以后使用赤霉素,但Q568对赤霉素不敏感,不能促使穗颈节和倒2节大量伸长,父本植株比母本矮,在人工授粉时大部分的花粉不能飘散到母本的穗层上,使母本穗层上的花粉密度低,异交结实率低。因此,制种产量不高,制约了该品种推广应用。针对杂交水稻组合黔优568父、母本的特征、特性,笔者特对其制种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给该组合及类似组合的制种提供参考。 1 父本QS68特征特性 Q568株形较紧凑,矮秆蹲实、株高约75 cm,与母本T98A植株高度相当,生物产量低,叶片较短而窄,剑叶直立,叶色深绿,长势不强,对赤霉素反应不敏感。Q568是同质恢复系,具有柱头外露率偏高、颖花开颖角度大,花时晚等不育系开花习性。Q568播期到始穗期约88 d(在贵州低海拔地区4月中旬播种,7月中旬始穗),主茎叶片数15叶左右。 2 黔优568的高产制种技术 2.1 制种基地的选择 制种基地要求选择隔离条件好,即制种田与种植其他水稻品种的田块需间隔100 m以上,若间隔距离达不到要求,则通过合理安排播种期,与其他品种的花期错开,用时间隔离的方法防止外来花粉侵入,防止生物学混杂。 2.2 双亲播期的确定 根据扬花期气候条件要求、安全隔离条件、最适天气条件和最佳扬花授粉时期,确定双亲的适宜播种期。贵州省大部分低海拔地区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气温高、热量条件好,降雨时间少,是较理想的扬花时期。播期应根据父母本的生育期和叶龄确定,Q568在贵州省低海拔地区于4月中旬至下旬播种,7月中旬至下旬始穗,年度间播期到始穗期为86~90 d。T98A于5月底播种,年度间播期到始穗期58~61d。父母本时差约28 d,叶龄相差约5.5叶,时差因年度间气候不同和播期不同变化较大,叶龄差距相对稳定,播差期应以叶龄差距为准。 2.3 培育适龄壮秧培 育适龄壮秧,适时移栽是夺取制种高产的关键环节。父本Q568苗期长势弱,培育壮秧是搭好父本苗架,增大父本颖花数和花粉量的基础,是制种获得高产的关键技术。父本采用旱育两段秧,播种量0.08 kg/m2左右,长到2叶1心时单株寄插,寄插规格9.0cm×9.0 cm。秧田用尿素60 kg/hm2,腐熟农家肥4.5万kg/hm2或水稻专用复合肥750 kg/hm2作基肥,在3叶l心时施尿素45 kg/hm2,通过肥水的调控使父本达到壮秧。父本秧龄控制在7叶以内,单株分蘖3个以上。母本用半早式育秧、秧田播种量不能超过270 k/hm2,基肥用尿素75 kg/hm2,腐熟的农家肥3万kg/hm2或水稻专用复合肥750 k/hm2;母本l叶1心时施尿素150 k/hm2,5叶左右移栽,单株带蘖一般2个左右。秧田期水分管理视土壤肥力、天气、秧苗生长进程而定,总的原则是保持厢面湿润或浅水层,做到水气协调,提高土温,加快土壤中养分的释放及根系对养分吸收,促进秧苗早分快发。 2.4 适时移栽适时移栽,利于形成多穗、大穗。父本秧龄6~7叶移栽大田,母本秧龄5叶左右移栽大田,秧龄不能过长,否则会影响到父、母本高产群体构建。 2.5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可保证制种田的基本秧苗数,父母本行间距适当有利于父本生长。Q568长势不强,茎秆矮,栽植方式要有利于父本生长。父母本行比以2:(11~13)为宜,厢面宽2.0~2.5 m,母本株行距13×16 cm。由于母本生育期不长,营养生长期短,分蘖少,靠栽不靠发,为了使母本达到300万/hmz基本苗,每穴插5~6粒谷秧。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