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长征征文刘青婷.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征征文刘青婷

弘扬长征精神,共筑美好家园无为黄姑小学教师 刘青婷一位小女孩天真地问父亲:“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安慕希,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对于他们,长征已成为一个个历史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流逝,它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一位重走长征路的年轻军人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地址都成了遗址,笑容都成了遗容;长征是他们的苦难,苦难是他们的光荣。”诗句写的很简单,但简单语言的背后却凝聚着无尽的心血与坚持。在我们的眼里,长征不再是一座废弃的遗址,它是一种精神,一种熠熠生辉,永远散发着不朽光芒的精神。人生处处充满了苦难,但苦难也是我们人生中一笔笔宝贵的财富。长征虽然已经早已结束,但它的精神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时间追溯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  时光飞逝,如今长征的胜利已经80周年了,在80年前,那一支英勇的队伍在革命史上写上了光荣的一笔。它好似一副画卷画着气壮山河的英雄画面:在冰天雪地里,风似刀般割在英雄们的脸上,但他们却宛如一条巨龙,蠕动着、蜿蜒着它庞大的身躯,穿越着那二万五千里的路程。夜晚,伸手不见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  长征中的艰险是我们在和平年代所不能想象的,英雄们顽强不屈,抵御自然灾害,长途漫漫和粮食短缺问题。前辈们穿着草鞋在雪地、在沼泽中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我们要把他们身上坚持不懈的优良美德传承下去。 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冰封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峡谷急流、有乌江天险、有弯弯赤水、有大渡激流…… 加之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粮食的严重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可长征中的人,却利用自己的两只脚,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他们排除万难,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他们在一条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那,是什么让长征中的人们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万死无辞,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是什么让他们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是坚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挠的坚持、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的精神。是老人们口中述说的长征精神。迈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在奔向21世纪的长征路上,我们同样需要这种铮铮铁骨的精神,同样需要这种用黄河,用泰山塑造起来的民族性格、民族精魂!2016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无情的洪水肆虐地侵袭着我们安宁而美好的家园。面对天灾,我们没有退缩,没有害怕,而是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同抵御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英雄事迹。2016年 6月30日,无为县蜀山镇连降暴雨,内河水位不断暴涨,险情时有发生。30日晚,潘湖圩告急,蜀山镇派出所所长陶光辉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一场场营救悄然展开,一抹抹“公安蓝”在洪水中闪耀。大雨如注,水位迅速上涨,到达潘湖圩时,水深已漫过膝盖,受困群众必须马上撤离,但有部分行动不便的老人不但难以撤离而且不愿离开,陶光辉不畏艰难,率领所里民警和村一班人逐路逐户仔细搜索,由于天黑水深看不见路,摔倒磕伤时有发生,但他全然不顾。在疏散救援过程中,有几位80多岁的孤寡老人,无论如何苦劝,就是不愿意离开,眼看着水仍不停地上涨,危险随时发生,陶光辉当机立断,一边耐心宽慰老人,一边慢慢靠近老人,最终取得了老人的信任,转移工作一直持续到夜里2点多,被困村民全部安全转移,嗓子哑了,汗水、雨水湿透了衣背,但他却没有喊一句苦,叫一声累,用热血和汗水架起了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暴雨肆虐,洪水无情,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陶光辉始终坚持在险情的第一线,这次防汛,他没有分固定的圩口,蜀山镇圩区内水网纵横、支流密布,圩口众多、镇内大小圩口10个,其中万亩以上的圩口有3个,险情重,任务重。哪里有险情,哪里最危险,哪里最吃苦,他就出现在哪里,7月2日,陶光辉主动请缨到梁家坝参与抗洪抢险,这里是全镇最重要、战线最长、危险最多的圩口,他说:“我是一名党员,哪里有需要,我就要去哪里,这是我入党时的承诺”,在这里,挖沟填土,背沙袋,固堤防,那“一抹蓝”的宽厚背影格外鲜亮。为确保水系畅通,减少险情发生,7月3日上午,陶光辉又来到西河圩口,组织清障除杂工作。连续奋战2天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