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居住综合体推动城市低碳化
居住综合体推动城市低碳化摘要: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不断变化,建设低碳绿色城市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建设低碳城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居住综合体对建设低碳城市的作用,并指出居住综合体能够推动城市低碳化进程。
关键词:居住综合体;低碳城市;城市空间结构;绿色交通
中图分类号:TU984.1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进入了工业化时代,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高能耗的生活方式不断蔓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并带来了全球性的气温变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因此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肩负着很大的责任和国际压力。在2009年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峰会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至50%。所以建设低碳城市已经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1 中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困境
1.1 传统城市空间结构模式阻碍了城市的低碳化进程
中国现在大部分城市空间结构呈“大饼状”的单中心模式。这种模式的的基本特征为:(1)城市只有单一的城市中心;(2)城市呈圈层式向外不断扩张。单中心的发展模式将产生一系列的城市问题:(1)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不均衡,城市中心区配套过剩,而周边区域的配套却很不完善。(2)单中心城市的环形放射式路网,容易导致城市交通拥堵。因此该种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是一种高能耗,低效率的发展模式。
1.2 我国在建造低碳建筑方面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难以解决
由于经济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低碳建筑在我国普遍采用还有很大的难道。如太阳能采暖,中水利用以及地热系统等低碳建筑常用的手段都难以推广使用。如中水利用,中水也叫再生水,但是这套系统很贵,与自来水相比而言,导致性价比不高,所以也很难推广使用。
收稿日期:2012年9月13日
作者简介:廖文琼(1987.3-),女,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人居环境,TEL
李长奇,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3 缺少法律规章制度的保障
由于相应的法律规章的保障导致了许多开发商为了一味降低建造成本而采用不节能的建筑材料用于实际工程之中,从而使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高能耗建筑,这些建筑严重阻碍低碳城市的建设。
2 居住综合体对建设低碳城市的作用
2.1 居住综合的概念及特征
综合体源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的概念,在理性主义与功能主义以及城市再生等多种理论之中得以催生。居住综合体(housing complex)是以居住功能为主,并由多种不同的使用功能空间组合而成的单体式建筑或者建筑群体。居住综合体在一方面和其他综合体一样,能满足居住者多方面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同其他综合体相比,它是以居住为核心功能的有机社区,在设计和建造上更加人性化,符合“人居”理念。
2.2 居住综合体在建设低碳绿色城市中的作用
2.2.1 居住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作用
居住综合体能打破城市传统的功能结构模式,提升地段活力,促进城市由单中心到多中心的转变。居住综合体集约、紧凑、复合,规模化的发展,大大的提高了城市的运行效率,并最终使居住综合体的价值最大化,成为一个城市区域的标志,同时也会成为城市区域居民的居住、消费、娱乐活动中心。一个城市区域的居住综合体能成为城市区域的中心,因此居住综合体的能促使城市由单个中心到多个城市区域中心的转变。
2.2.2 居住综合体提升城市活力
居住综合体聚集城市人气,使城市充满活力。在所有居住综合体中,居住综合体又有着特别明显的作用那就是由于居住作为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人气”的保障,是保持城市活力的根本。比如一些西方大城市的市中心,纯粹作为商业办公区,白天非常的热闹,而到了晚上却成为一座“死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该地区引入了一些适合年轻白领居住的公寓,与商业、办公等功能结合在一起,形成居住综合体,这样就使城市始终具有活力。
2.2.3 居住综合体的复合交通体系引导城市绿色交通的出现
通过以居住为主的多种功能空间的组合,大大缩短了居住—工作—游憩的交通流线,减少交通出行量。由于居住综合体往往为位于城市或者是城市区域中心的位置,具有良好的可达性。从而大大缩短了区内与区外的交通距离。并且交通出行方式也可由私家车出行转变为乘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或者是步行的方式,从而减少碳排放量。此外,居住综合体通过地下层,地面层以及天桥架空层的有机规划,将建筑群体的地下,地面和架空层这三个层面的交通和公共空间贯穿起来,同时又与城市街道,停车场,市内交通以及建筑内部的交通有机的联系起来成为一套完整的绿色、复合的绿色交通体系。这种绿色交通体系打破了传统街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