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入蜀记》节记.pdf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入蜀记(节记)》 陆游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中是其一也。自舟中望 出,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他石迥异。又有一 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 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西东西想望。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 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小,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而却步 之,碧峰兀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他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 之尢物也。但祠宇极为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 茸,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 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 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 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捕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 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 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 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 孤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里,亦一奇 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 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晚抵江州,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 桑、粟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岸土赤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 人指点岸如赤页”者也。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 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昱溯流行七百里云。 题记: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十二月,陆游被任用为夔州(今四川奉节县)通判, 次年闰五月十八日,他从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启程,逆江而上,至十月二十七日到达 任所。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道路半年行不到,江山万里看不穷。”他因此写成了《入 蜀记》第三卷,叙述了船过小孤山、大孤山的情形。不但有对小孤山景色的生动描绘,而 且有关于小孤山,俗称小姑山,在安徽省宿松县场面东南60公里处,孤峰独立于江之中 流,故称孤山。为了区别于大孤山,故称小孤山。大孤山又称大姑山在江西湖口县东南鄱 阳湖中,其状如鞋,故又名鞋山。 [注释] 1.鹘:(hú) 2.葭:(jiā)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 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 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 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文档评论(0)

masterchief2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1410134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