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起源-软件项目开发学习网.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起源-软件项目开发学习网

第十六章 鱼纲(Pisces) 教学目的和要求: 鱼类各系统的结构和机能。注意总结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躯体结构特征,如体形多为流线型、具侧线、以鳃为呼吸器官,以鳔或脂肪调节身体比重等; 进步性特征,如上下颌和成对附肢(偶鳍)的出现及其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掌握鱼类的起源与演化。 重点: 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 难点: 1、动脉弓; 2、肾脏的演化; 3、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结构和机能。 学时: 讲授4学时。 教学方法: 多媒体授课。 讲授、启发、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引言: 前面已经学习了脊椎动物亚门中的圆口纲,圆口纲是脊椎动物亚门中最低等的类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比圆口纲更高等的动物类群----鱼纲,它比圆口纲高等而接近于其他脊椎动物的进步性特征有:A、具备上下颌;B、具有成对的附肢;C、具一对鼻孔和内耳中的三个半规管。 鱼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的一类动物,最常见的是食用,它是人类动物蛋白、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常见的食用鱼类如大、小黄鱼,鲤鱼、青鱼、鲫鱼和草鱼等。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鱼类资源十分丰富,有待于去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第二种用途是药用,如鱼肝油。第三种用途是工业原料,如鲨鱼的肉可以制造人造羊毛。 既然鱼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比较系统的、深入细致地研究。 鱼纲的主要特征 鱼生活在水中,其结构特征必须与水环境相适应。 水环境特点: 水中含大量无机盐和其他物质。 水的密度和比重大于空气。水密度为空气的800倍,摄氏4度时水的比重为1。 水的热容量大。水温变化小。 水中有溶解氧:3-9mL/L。摄氏0度时淡水含氧10.23mL/L随温度升高含氧量减少。 水深每增加10m压力增加一个大气压。 鱼类适应水生:体形,无颈分化,鳃,单循环。 一.体形和皮肤 (一)体形 1.身体由于栖息环境不同而形成各种形态 纺锤形(fusiform) 头尾轴〉背腹轴〉左右轴 栖息在水上层,快速持久游泳。 侧扁形(compressiform) 头尾轴〉背腹轴〉〉左右轴 栖息水中上层,游泳较慢,不敏捷,很少长距离迁移。 平扁形(depressiform)左右轴〉〉背腹轴 栖息水底,行动迟缓。 棍棒形(arguilliform) 头尾轴〉〉背腹轴=左右轴 底栖泥沙中,游泳能力较强。 2.鱼类身体分为三部分 头 自口端至鳃盖后缘(最后一对鳃裂)。 躯干 鳃盖后缘至肛门(泄殖孔)。 尾 泄殖孔至体末端。 (1)头部 口:由活动的上下和支持,称颌口类。动物可主动摄食增加了获食的机遇,可动颌为攻击、防御、营巢、求偶、钻洞、呼吸进水的工具。 口的位置: 上位口 口裂朝向背方,以浮游生物为食。 下位口 口裂朝向腹方,以底栖生物或岩石上藻类为食。 端位口 口裂位于头前端,以漂浮生物或其他有机物为食。 触须 着生于口周围,上面分布有味蕾。 吻须 位于吻部(上唇处)。 颌须 位于口角(上下颌)。 颏须 位于下颌中央。 鼻须 位于鼻孔之间。 鲤:1对吻须,1对颌须。泥鳅:吻须1对,上颌须1对,下颌须1对。 黄颡:鼻须1对,颌须1对,颏须2对。 眼 大小、位置与生活方式有关 双目并列 鲽形目成体两眼转向一侧。 眼退化 岩洞、地下生活种类 四眼鱼 眼上下两部分结构不一样,功能不同,分别适于水、陆观察。 鼻孔 一对位于吻背面,每个鼻孔由瓣膜分隔为前鼻孔 和后鼻孔。水由前孔进入到嗅囊,然后由后孔流出。有的鱼有口鼻沟连接鼻孔和口脚。有的鱼有内鼻孔。 鳃盖 硬骨鱼头后侧有一骨质鳃盖,后缘附生鳃盖膜。鳃盖膜在头部腹面是否与峡部相连是淡水鱼分类依据之一。 软骨鱼鳃裂直接开口体表,许多软骨鱼和少数硬骨鱼眼后方有一对喷水孔,实际为颌弓和舌弓间的退化鳃裂,孔前壁有退化鳃的痕迹。于在水底呼吸时,水由喷水孔进入以避免泥沙由口进入损伤鳃丝。 (2)躯干部 鳍:奇鳍和偶鳍,鳍膜内有鳍条支持。 鳍条:棘(spine)由一根鳍条变形而成,不分节,不分支,坚硬。 软鳍条(spft ray)由二根鳍条合成,分节,末端分支或不分支。 软骨鱼鳍条为角质的,不分节,不分支,外包皮肤。 硬骨鱼鳍条为骨质的,由鳞片衍生而成,由鳍膜相连。 背鳍(dorsalfin)位于背部中线上,大小、形态、数目因 种而异。功能:维持身体平衡。 鳕鱼:3个背鳍 大马哈鱼:第2背鳍为脂鳍,无鳍棘由脂肪组织构成。 魟:背鳍退化成一根尾针。 带鱼:背鳍与尾鳍相连。 鮟鱇:第一背鳍形成钓竿。 鮣鱼:第一背鳍形成吸盘。 鲐鱼:背鳍后边有由一根鳍条形成的数个小鳍,叫附鳍。 臀鳍(analfin)位于肛门和尾鳍之间。形态、数目因种而异。功能:维持鱼体垂直平衡。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