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武帝-帝王之中长寿亚军
梁武帝:帝王之中长寿亚军从秦始皇起,直到清朝末年,在我国近三百个皇帝当中,寿命最长的除了乾隆皇帝外(寿命89岁),那就是梁武帝萧衍了。他是我国历史上帝王中仅次于乾隆的第二位长寿皇帝。他在位48年,享年86岁,如果不是侯景叛乱,失去供应,使其连饿带病加生气而死的话,还可能要多活几年。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尤其在封建帝王当中,确实是不多见的。
笃信佛教
梁武帝是一个虔诚狂热的佛教信徒。他一家原是天师道教信徒,他即位的第三年,就正式宣布舍道归佛,亲撰《舍道事佛文》,发愿信奉佛教,说:“公卿百家,侯王宗族,广弘佛教,化度含识,共同成佛。”他极力鼓动和要求王公贵族乃至平民百姓都信奉佛教,他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提倡佛教,竭力提高佛教的地位,将佛教几乎抬高到了国教的地位,强化信仰佛教的社会效果。
萧衍三次入佛门,在同泰寺剃发当和尚,在无碍殿接受佛教、法名冠达,发誓不得饮酒吃肉、不贪女色、不杀生等。那时,文武百官奏表上书,需到寺院呈奏,故称萧衍为“皇帝菩萨”。
梁武帝下旨全国建造寺院和佛像,举办斋会,亲自讲经说法,劝人行善积德,敕建同泰寺、大爱敬寺、法王寺、仙居寺和开善寺等寺院,他还下令江南世族王骞将钟山的田产八十余顷施赠给大爱敬寺,当时,这些寺院规模宏大,殿宇巍峨,雄伟壮观。唐朝诗人杜牧在描写南朝佛教中心京都建康(今南京)佛寺之盛况时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实际上梁武帝时就已有佛寺五百余所了。
坚持素食
萧衍在饮食方面,养成长期以素食为主的习惯。他曾写过一篇《断酒肉文》,认为荤食是“四百四病一切众病”的病因。“四百四病”是古印度医学对疾病的总称,佛经中常提到。长期吃素的人,荣卫流通,身体发热,气力充足,说明蔬菜等素食食性不冷,并有补益作用。吃素食的人,身体强壮,头脑清爽,很少有昏沉疲劳的感觉;多吃鱼和肉的人,则“神明(头脑)昏浊”,“四肢(体)沉重”。
他平时饮食非常简单,“膳无鲜腴,惟豆羹粝食而已”,有时“日止一食”。由于长期吃素,使萧衍面黄肌瘦。大臣谢月出、孔彦颖等屡次劝他解素复荤,保重龙体,他始终不听。当然,萧衍贵为皇帝,宫廷素食具有较高的营养质量,这些素食中有谷物、豆类、蔬菜、瓜果、蘑菇、竹笋、黄精等,都是采用植物油来烹调。是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不会引起血脂过高,从而预防了冠心病、高血脂病等常见老年病的发生。尽管他晚年清瘦,但身体还是很健康的。
勤于锻炼
萧衍出身于南齐的宗室,父亲是齐高帝的族弟,把骑马射箭列为家教的训示。由于他自幼受到家庭的熏陶,善骑、善射,马术、箭术件件精通,曾在皇家子弟骑马、射箭比赛中,多次受到嘉奖。因此,他先天足,后天调,“形容本壮”。他少年时期发育正常,年青时又主动参加宫里军事训练,三十岁镇守寿春,也经常和士兵们一起滚打锻炼。他当了皇帝后,还进行围场狩猎,骑马射箭,活动量大,这对深居宫廷的皇帝来说,无疑是锻炼身体、活动筋骨、增强抗病防病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萧衍在出家当和尚的几年中,热爱劳动,积极从事打柴、挑水、种茶、采茶、采药等体力作业,动静相间,劳逸适度。因为庙宇大都在林木茂盛、阳光充足、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水源无污染的环境中,空气中的负氧离子丰富,阳光中的紫外线充足。实践证明,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可以增加血液循环,促进人体各部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机能,也是锻炼身体、祛病延年的养生之道。
参禅打坐
梁武帝萧衍曾三次出家削发在同泰寺当和尚,除积极从事寺内一些体力劳动的杂役外,还全心致意参加坐禅念经,俗称为“打坐”。而坐禅、念经是佛教修行的一种主要方法。每天面壁静坐,闭目默念、诵读经文,把双腿屈叠于大腿之上,挺直脊梁骨,颈稍屈于前下方,气沉于下腹部,静静地呼吸。
参禅打坐,要求全身放松,排除一切杂念,抑制欲望、愤怒、嫉妒、仇恨,摆脱恐惧,求得欢愉、宁静、平和的心态。久而久之,其精神活动与心理状态便会意念归一,处于十分协调的境地,这就使全身神经中枢支配各脏器组织生理活动的能力不断增强,从而达到了气功治疗的“通经络,调气血”,在有意无意中做到了“百病俱消”。
祖国医学认为,佛家提倡参禅打坐是一种调身、调息、调心的方法,与气功锻炼的某些内容基本相似,以静养身,以坐养气,这种佛门练功之法称为佛家气功,它能起到健体益寿的作用。
为人宽恕
萧衍虽贵为天子,万人之尊,却胸襟宽阔,豁达宽容,从不为一点小事与人生气,对喜、怒、哀、乐均能泰然处之,避免了心理上的紊乱,对贵族和官吏们都以宽容为本,这也是他长寿祛病的原因。据《梁书》载称:有一年端午节时,梁武帝设粽子宴款待文武大臣,尚书蔡樽在座,因为斟酒一事,梁武帝直呼其名,蔡樽不应声。梁武帝顿时觉得有些不尊重他,使这样一位堂堂的尚书在大庭广众之下脸面无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