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施工研究
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施工研究摘要:隧道出口端处于偏压、浅埋及松散破碎围岩的地质条件,地形横向坡度60-70
度,隧道穿过强风化流纹岩,围岩呈碎石状压碎结构、节里发育、断裂、岩体破碎,上
部残坡堆积体厚3-7m,开挖后极易形成坍塌滑坡.
关键词:偏压隧道;进洞技术;围岩支护
1 工程概况
该隧道通过地貌属瓯江上游中、山丘陵区,绝对高程为137m-299m,以风化腐蚀地貌为主,山顶圆滑,基岩裸露较少,大多为残积土覆盖,含碎石粘性土及粘性土碎石,分布在山麓及缓丘地带,厚1-5m.沟谷相对高程50m-80m,洞身最大埋深78m.某隧道涉及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冲击层、残坡积,侏罗纪西山头组凝灰岩、流纹岩,大爽组晶屑熔接凝灰岩、含角砾玻屑凝灰岩夹钙质页岩,以及通过F5、F3、F4、F2多个断裂带,出口端偏压严重,并且隧道中线上部残坡积体覆盖层仅4m,属浅埋部分,开挖时覆盖层出现失稳的可能性很大并且伴有坍塌现象.
2 方案实施过程
2.1 隧道洞外处理
2.1.1 隧道边仰坡及地表处理
2.1.1.1 边仰坡开挖及防护
鉴于明洞拉沟段较差的地质状况,边坡坡率不宜过陡,同时由于洞口段右侧山坡陡峭,如放坡过缓则开挖宽度和开挖量都过大.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将开挖坡率定为1:0.5和1:0.75.仰坡开挖坡率定为1:0.5.施工过程中采取人工配合挖掘机从上至下分步开挖,边开挖边支护的方式,及时封闭开挖面.根据坡面高度和地质情况的不同,并考虑施工方便和可操作性,确定分段开挖高度,初步定为每段开挖高度3m,此高度在开挖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最多不超过5m.
边坡施工中,将边坡防护参数中锚杆间距1.5×1.5m调整为1.2×1.2m;将锚杆长度由原设计的3.5m加长到4.5m;设双层钢筋网,喷射砼厚度为15cm.每个梯段的防护结构紧密连接,特别是钢筋网的连接严格按规范施作.由于边坡较高,坡面较长,地质条件极差且变化复杂,在由上至下逐级刷坡和防护过程中,很可能出现极松散的土体,使得既定坡率无法保持边坡稳定.对可能出现的这类问题,采用在锚喷支护的基础上增加小导管注浆加固的处理方法,小导管长度3.5m,数量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仰坡支护一方面考虑到暗洞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考虑到管棚施工钻孔的成孔率,因此在原设计与边坡相同的防护结构基础上,在隧道开挖轮廓上增设五排水平超前注浆小导管,长度为5m.
在顺利完成了护拱和导向管的施工后,对管棚进行了试钻孔,管棚成孔长度依旧不理想.
2.1.1.2 洞顶地表防护
2.1.1.2.1 地表注浆
由于进行管棚钻孔施工,频繁出现塌孔现象,管棚成孔长度达不到设计长度.为了提高管棚成孔率和保证雨季施工中山体的稳定性,对隧道上部山体进行注浆和对上部山体表面防护处理.地表注浆的具体布孔范围为:横向宽度为隧道中心线至左侧拱脚开挖线外1.5m;纵向长度为30m;注浆深度,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确定注浆深度为由拱顶向上2.5-3.0m.钻孔深度由原地面竖直向下至相应拱顶开挖线0.5m位置,钢管采用φ89mm无缝钢管,间距1.5×1.5m,呈梅花形布置.
为保证平行作业,提高工程进度,缩短工期,在完成一定数量的钢花管安装后,即进行注浆施工.注浆前先进行注浆现场试验,根据地表钻孔取芯情况确定每个孔的注浆量,注浆的其它参数通过实际情况确定.
2.1.2 反压土石方及反压挡土墙
在进洞口左侧平台上靠近路基左幅路基右侧排水沟外侧砌筑10#浆砌片石挡土墙,挡土墙高度与隧道拱顶开挖线平齐,在挡土墙与山体之间进行反压土石方回填.回填的土石方及原隧道弃渣均可以对隧道的偏压起到反压作用,保证偏压山体隧道施工过程中和隧道在运营过程中的稳定.
2.2 隧道洞内处理
2.2.1 管棚施工
由于在洞顶局部进行了注浆处理,管棚全部成孔,管棚施工顺利完成.
2.2.2 超前地质预报
考虑到隧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均为地下隐蔽性情况,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与设计文件所提供的情况有差异,所以施工时加强了地质情况预报工作,对隧道施工过程中能否及时发现并避免险情有很大的帮助.
2.2.3 隧道开挖及支护
2.2.3.1 上导坑的开挖及支护
在隧道边仰坡及地表的加固处理后,开始进行进洞作业.由于围岩稳定性差,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地下水发育,施工时特别要注意塌方的防止,初期支护要紧跟掌子面.在开挖前拱部1380范围内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进行超前支护,超前导管具体施作:风钻钻孔,超前小导管环向间距30cm,采用50-300的仰角打入,孔深5m,1.5m1环,搭接不小于1m.钻孔完成后,用ф20mm小钢管制作吹风管,将吹风管插入孔中用高压风射孔,将孔内石渣等清理干净,将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管理人员初复训考核试卷含答案.doc
- 多模态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实践和展望-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开发与应用.pdf
- 电子商务测试题+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docx
- 数独的社交互动:与朋友一起挑战数独.pptx VIP
- 大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16”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警示学习教育.pptx
- 2017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pdf
- 医疗服务公司医疗旅游服务合作协议.docx
-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山西大学《生物化学》内部题库练习期末真题汇编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